“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入口处
这个假期,能足不出沪去“洛阳”了。
因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带着27件国宝级文物首次在上海亮相。
展览开幕仪式现场
前排从左至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
9月18日,作为上海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首个合作项目,“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开启。
至美千年的龙门石窟,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者,是古代美学的珍贵遗存,也是后世艺术的灵感来源。
展览以27件龙门特藏文物与何成瑶、黄渊青、韩子健、罗小戍、任天进、宋钢、翁纪军、尹朝阳、张健君9位当代艺术家的16件作品,通过对话的方式架起了传统与当代的桥梁。
《佛坐像》国家一级文物
唐代(618~907年)
高199、宽79.5、厚67厘米
展厅现场
《菩萨头像》国家一级文物
唐(618~907年)
高19、宽11、厚11厘米
2008年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区窟前出土
3D打印造像龛
左:《杨大眼造像龛》北魏(386~534年)
高275、宽228、深120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
中:《魏灵藏造像龛》北魏(386~534年)
高275、宽244、深120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
右:《始平公造像龛》北魏 (386~534年)
高275、宽248、深120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北壁
现场27件龙门特藏文物,以“清秀奇逸”北魏造像与书法、“大唐风范”唐代龙门造像与佛教和“盛世重归”龙门流失文物的追索与保护三大单元呈现。虽然数量不多,但包含了清秀奇逸的北魏造像与书法,宝相庄严的唐代造像,以及从海外回归的龙门流失文物。
并以3D打印还原了3件造像龛,让观众能近距离领略细节之美。
龙门四品
还有被称为中华书法之瑰宝的“龙门二十品”魏碑,展览也呈现了《孙秋生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四件,又因其字数多,书法水准高,被奉为“龙门四品”。
从这些魏碑文字中,可以知晓当时北魏王公贵族、高僧等社会不同阶层的开龛造像行为,其中多有为皇室歌功颂德或禳灾祈福的内容。
尹朝阳《龙门气象》(左一)
布面油画 120×250cm 2020
左:张健君《纸本油画》 96cm×60cm 1979
余德耀美术馆藏
右:《力士像》国家一级文物
唐(618~907年)
高136、宽54、厚26.5厘米
1953年龙门石窟西山路洞前出土
左:黄渊青《无题1》 纸本水墨 140cm×69cm 1989
右:黄渊青《无题2》纸本水墨 100cm×100cm 1989
何成瑶作品(右)
韩子健《指月》
钢板、玻璃钢树脂 钢板 200cm×120cm 玻璃钢 100cm×60cm 2010
而9位当代艺术家则通过现代书法、绘画、雕塑、漆艺和玻璃艺术等形式,呈现龙门石窟与佛教艺术对他们创作的影响。这些作品既有艺术家20世纪70年代在龙门石窟时的创作,也有与龙门石窟对话最新创作的作品。
“盛世重归”龙门流失文物的追索与保护单元现场
另外,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窟寺文物宝藏能延续千年,离不开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守护。而近段时间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利用与公众传播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本次“盛世重归”龙门流失文物的追索与保护单元,着重展现一代文博人的追索和努力。
左:观世音像龛 (3D打印)
右:观世音像龛(虚拟修复)
唐(618~907年)
高112、宽65、深30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万佛洞前室南壁
如展览现场用对比的方式,呈现了“龙门最美观世音”的虚拟修复实践成果。
这一项修复成果是基于历史照片为依据,以学术研究为基础,针对文物本身损坏部分,融合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测分析技术、雕塑艺术为一体,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虚拟修补,复原其历史样貌。
《佛头像》 国家一级文物 北魏
高32厘米 宽14厘米 厚12.5厘米
原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高树等造像龛佛头
2005年10月回归龙门石窟
由此,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认为,龙门石窟进入上海大学,为全校师生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并对上海大学进一步深化与河南考古文博领域的合作。
自2019年起,上海大学接连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专业、考古学本科专业,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了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在中国考古界的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
此次展览开启双方合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也希望,未来双方将在考古发掘、研究阐释等文博事业发展领域持续互动合作。
据悉,本次展览由上海大学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研究院承办,将持续至202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