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国资委指导,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与渭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聚力‘三个年’走读新渭南——高质量发展融媒体调研行”活动。
活动期间,采访团深入临渭区、大荔县、蒲城县,聚焦项目建设、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采访,40余名中省市主流媒体记者以及网络达人、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他们对我市开展的“三个年”活动的主要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采访,并纷纷表示,要发挥媒体优势,及时报道各部门各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
抓项目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焊花四溅、机声隆隆。7月28日,在蒲城县庞泽精工绿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里,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抢抓工期。据悉,绿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装配式小镇整体投资约20亿元,预计解决就业岗位近400个。
7月27日,正威新材料(渭南大荔)纳米谷产业园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工人们正有序运载齿轮油。该项目按照智能智慧工厂规划标准分期分批建设,预计全面达产后销售收入逾100亿元、年综合利税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逾1000人。
陕西农林卫视记者赵茜说,三天的采访中,她看到了渭南的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产业项目引领,精心谋划储备,不断做大做优项目“盘子”。截至6月底,全市5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 458 个,开复工率为91.6%,其中新建项目开工216个,开工率为84%;已开复工项目纳入固投统计386个,入统率84.3%;累计完成投资67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6.3%,超序时进度6.3个百分点。全市7月份集中开工项目共48个,总投资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5亿元。
抓服务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基础”
“群众不用每次再为打印什么表,到哪打印而发愁了。”7月27日,大荔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王辉向采访团介绍,群众只需在政务大厅的智慧大屏上点击自己办理业务时要使用的表格,很快就可以在服务窗口处领取。
“我们企业及时得到了300万元贷款,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7月28日,蒲城毅力金属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段薇告诉采访团的记者。据悉,蒲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慢的问题,联合县工商银行成立政银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和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很快’‘及时’的背后,反映出渭南市各级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与‘温度’。”来自西安晚报的记者鄢忠说道。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注重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深化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优化全生命周期监测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抓效能 强化高质量发展“硬保障”
7月26日,采访团来到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无不赞叹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天留村党支部书记汤晓林说:“临渭区的干部陪伴我们与北京SMART团队洽谈,运用新模式营造天留村新型乡村社区,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介入,盘活沉睡资源。”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包联干部从项目各种审批手续办理,到解决电线杆架设、对接热力公司,再到人员招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7月28日,蒲城海泰新材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全告诉记者。
“通过‘保姆式’‘陪伴式’的服务,帮助企业项目尽快落地推动,让企业更安心,也让他们对发展更有信心。”三秦都市报记者朱娜对我市狠抓效能建设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专班)制度,实现问题解决“责任到人,清单管理,限期办结”,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出“跟踪服务连心卡”“审批业务便民卡”,组织包联帮扶干部深入开展“双包一解”活动,全力以赴“查堵点、破难题、抓落实、促提升”,为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排忧解难,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当前,我市正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状态,稳步推进项目落地落实,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效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