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带货”还能带来多少惊喜

2024-03-14 11:15:05 作者:钟颐

20240314094930353-87-b3f90.jpg

“故乡影响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沉默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在别人的故事中看见自己”……3月12日晚,一向很会讲故事的董宇辉,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古尔纳一起,“给离家的人讲了一个故事”。这场直播可谓叫好又叫座:不到20分钟,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55万人,古尔纳的作品卖出了2.2万套(11万册)。

这很“董宇辉”。最近两个多月,从老牌文学杂志《人民文学》《收获》接连“破圈”,到梁晓声、余华、苏童等作家纷纷做客,再到诺奖得主带货,董宇辉总是那个惊喜制造者。正如网友在留言中说:“咱们宇辉谁来了都接得住。”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一场又一场的“高端局”,彰显的不仅是董宇辉本人的才华,也是文学的“连通力”。正如古尔纳所说,文学特别美好的一点就在于,在阅读的时候产生共鸣。此前,“与辉同行”和国内文学圈频频产生化学反应,就得益于“爱和成长”“表达”等严肃话题的讨论,这不仅和直播卖书毫无违和感,还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知识流量”。在这层意义上,董宇辉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卖货主播,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者、社会影响者。

综观这次与诺奖得主的跨文化交流,这种观感似乎更为突出。访谈所聚焦的“故乡”,正是一个再经典不过的文学母题。“回不去的家乡,到不了的远方”,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同样的追问。古尔纳提到自己的故乡时曾说,“我们的海滩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和世界进行着连接,与世界的其他文化进行着跨大洋的交流。”不难看到,无论是古尔纳漂泊异乡的经历,还是其作品对“在世界范围内移民的人”的关切,都给这场对话注入了“世界性”。即便语言上存在障碍,也不妨碍网友们借此打开眼界,感悟文化的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访谈结束前,董宇辉还向古尔纳赠送了中英文版《唐诗三百首》,以及英译本迟子建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说,此时的董宇辉已化身“超级媒介”,俨然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直播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原本是一句调侃,但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也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意义。把各种套路“装”入其中,市场的路终会越走越窄;若是不断注入文化和情怀,用温度与厚度去打动他人,或许就能开辟一片“内容的旷野”。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尤其需要精神附加值。董宇辉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古尔纳还提到,自己的写作是分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而不是教育其他人。写作如此,直播带货又何尝不是如此?与其歇斯底里地吆喝,在话术上机关算尽,不如多一些真诚,把产品内在的美好展现出来,市场自然会作出反应。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文学既是小众的,也是大众的。在跨文化交流的舞台上,董宇辉迈出的这一步,颇具启示意义。“文化带货”还有哪些可能?董宇辉还能带来多少惊喜?不妨期待下一场“文学的邀请”。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