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名凝聚奋进力量——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报告会侧记

2024-08-01 14:42:54 作者:陈墨怡

乡村振兴赛道上越来越多的青年身影,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城市品格,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7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举办的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报告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13位来自“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把党的创新理论与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联系起来、与渭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联系起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真挚的讲述,让新思想如春风吹拂秦东大地。

宣讲报告会现场  党骁拍摄

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紧紧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任务,组建了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通过青年思维、青年观点、青年话语、青年热情,让青年成为“讲”的主体,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宣讲,为党的创新理论插上了青春的“翅膀”。

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许多青年的希望也在乡村。我市“00后”乡村干部耿若一结合自身成长故事,呼吁更多的青年加入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在这条赛道上,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你就会发现乡村不仅是造梦的广阔天地,更是圆梦的温馨家园。”

“渭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我们传唱着鱼水相依的往事,也将继续谱写新时代渭南双拥的新篇章,把‘拥军爱军’写进血脉,知行合一。”1928年5月,渭华起义在渭南播下了早期革命火种,也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为渭南的底色。宣讲员晁颖睿从一座连心桥、一路公交车、一群拥军人讲起,叙述着新时代的渭南双拥故事。

19岁的大二学生杨雪丽娜通过分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人教授窦铁成的经历,阐述了自己面对求学和择业时的心路历程:“窦铁成事迹的时代意义给了我们青年人一个启示,能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我们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还需要大批掌握创新技术的高级技师。”

谁说农民就必须面朝黄土背朝天?宣讲员段钰嫣以《奔跑吧小羊》为题,讲述了一名“95后”的“羊妞”娜娜回乡创业办起了羊场的精彩故事。“新时代的羊场要不一样,新时代的农民也要不一样。养羊就要智能化、科技化。”段钰嫣说,新农人就要在广阔的“三农”舞台上,播种希望,收获梦想,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想象一下,没有耕地我们会面临什么?没错,粮食问题。我们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仅有1.36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宣讲员薛娟花通过精准的数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观众心中亮起了保护耕地的“警灯”。

在渭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的传承人贾博涛和华阴老腔传承人张猛接连登台,精彩的华山戏法和震撼人心的华阴老腔引来全场阵阵惊叹。有趣生动的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一阵阵精彩绝伦的才艺表演、一句句铿锵有力的理论宣言,一段段掷地有声的话语金句,让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能讲,还能唱、能互动,使得理论宣讲有了“沉浸式”体验。

一个半小时的宣讲报告会在如雷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宣讲员们用小故事析理明理、以小切口折射思想伟力,所激荡出的精神力量持续滋润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田,激励着大家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这场宣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宣讲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既有很高的政策理论性、又‘接地气’‘冒热气’,我深深地感到不虚此行。”来自市委宣传部的李轩听完整场宣讲后深有感触。

肩负使命和责任,满怀光荣与梦想,“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将持续以青春的激情点燃理论宣讲与实践,并号召全市广大青年运用青年力量,讲活创新理论,讲明惠民政策,讲好渭南故事,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渭南新闻网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