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2024-2025)”成份股,即时生效。恒生指数公司认为,得以成为该指数系列的成份股,反映中国平安于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三个范畴表现卓越。这是该指数系列推出以来,中国平安连续第14年入选为其成份股。
“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投资提供基准。在此次评选中:中国平安被纳入“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及“恒生内地及香港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中国平安被纳入“恒生内地及香港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
近年来,国际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投资者逐渐将焦点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最卓越的公司。“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2010年首次推出,其甄选程序非常严谨,参考由独立顾问设计的评级框架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评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值和流通量高的股份中,挑选可持续发展评分中最优越的公司作为成份股。中国平安连续14年被纳入为成份股,说明集团长期以来在企业管治、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获得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同和肯定。
可持续发展是平安的发展战略,亦是确保公司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中国平安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完善公司治理及风险管控机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广大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实现长期、稳健、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以客户为中心,为2.36亿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平安秉持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践行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价值主张,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便捷的服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个人客户数2.36亿,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4.9%,留存率达97.8%。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3个,有超8,792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持续推进医疗养老战略,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平安积极推动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线上、线下医疗养老生态圈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构筑“到线、到店、到家”的服务能力,在提供传统保险保障的同时,承担起整合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管理客户健康的职责,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在中国内地,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已布局34家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及儿童康复中心,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4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3.3万家;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35个国家,超1,300家海外医疗机构。
深化绿色转型,支持环境改善。平安利用综合金融优势深化绿色金融,并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运营碳中和。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248.77亿元(人民币,下同),绿色贷款余额1,646.34亿元。2024年上半年,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36.05亿元。2023年平安上线中国保险业首个覆盖全体员工的碳账户系统,统计每位员工的低碳办公行为、日常低碳行为及碳排放数据,以整体测算和管理碳排放。截至2023年12月末,该系统已累计计入减碳行为49.45万次,对应减碳量近1.8万吨。2023年,平安运营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2万余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近14%;人均排放1.35吨,同比下降5.6%。
关注员工发展权益,提升多元化与平等机会。为鼓励核心人才长期服务公司,集团实施了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截至2023年12月末,参与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及长期服务计划的员工共计103,232名,覆盖员工比例达36%。平安为各层级员工提供培训课程达375门。2023年,人均培训时长达45.1小时。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员工达28.9万,其中女性员工占比51%,高级管理人员中女性占比为42%。
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面对突发极端自然灾害,中国平安充分发挥保险业"稳定器"作用,积极参与湖南洪涝、东北寒潮暴雪、甘肃积石山地震等灾情一线的救援保障工作。2023年,平安完成灾害相关保险赔付约29亿元,并第一时间驰援甘肃、青海地震,向灾区捐赠1000万元。截至2023年末,平安在全国累计援建平安希望小学119所,员工及代理人志愿者人数超50万人。
中国平安表示,集团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公司将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继续坚持高标准的公司治理准则,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客户、员工、股东、社会持续创造稳健增长的价值。
(稿件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