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保险公司2024年上半年“成绩单”披露完毕。其中,财产险保费增速有所放缓,业务结构持续向好,不断强化成本管控;人身险持续提质增效,新单保费承压,但新业务价值率实现较好增长;资产端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在低利率背景下,净投资收益率仍面临压力,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改善。
财险强化成本管控
2024年上半年,全行业财险保费规模9176亿元,同比增长4.5%。根据半年报,平安产险保费1604亿元,同比增长4.1%;太保财险保费1118亿元,同比增长7.8%;人保财险保费3120亿元,同比增长3.7%。
在综合成本率方面,各财险公司表现有所分化。综合成本率是保险公司运营、赔付等各项成本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数据显示,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为97.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太保财险为97.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严控业务品质。而人保财险为96.2%,同比抬升0.4个百分点,主要因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赔付率上升。对于自然灾害给全行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这本身就是产险行业正常的应对,产险的核心就是为了帮助客户应对自然灾害、发生意外时产生的风险。”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下一步将主要针对盈利不佳业务,加强产品改造,持续改善产品结构;强化渠道、承保、理赔、运营管理,从销售费用、赔付成本、内部管理成本等方面多措并举,进一步挖潜降本空间;加快推广风险减量服务新商业模式,帮助客户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抗风险韧性。“未来我们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常年景下力争持续实现非车险承保盈利,优化综合成本率水平。”
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分析,公司综合成本率的优化,一方面是受益于公司加强车险费用管控,车险费用率下降;另一方面来自于公司对高成本领域重点攻坚,健康险、责任险等权重险种的赔付均有一定改善。具体来看,在健康险方面,太保财险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加快中高端商业健康险业务发展,提升优质商业性健康险业务占比;同时,加强政策性健康险管理,强化项目评估和选择,严格业务承保条件,坚决剔除和置换高风险业务。在责任险方面,着力推动优质责任险领域布局,加快高风险业务清理,强化重点项目常态化管控,实施成本监控及一对一改善辅导,同时紧抓平台业务管理和应收管理等重点,推进责任险业务品质改善。“公司将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和集约化管理水平,深化体系化风险减量服务,以科技赋能降本增效,实现综合成本率与主要同业相协调。”
人身险优结构增价值
上半年,各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的新单保费普遍下滑,其中,个险渠道总体较为稳定,但银保渠道出现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导致不少产品停售,从而在今年产生“高基数效应”下的回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保渠道推行的“报行合一”政策。去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对银行保险渠道佣金进行约束,督促保险公司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从而压降保单费用成本,保障长期可持续经营。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司长罗艳君此前表示,从“报行合一”执行效果看,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30%。
“银保渠道推行‘报行合一’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各家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中介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白凯表示,这可能会影响银行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同时,银行为了确保未来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也可能会在保险以外的产品上加大力度。
在新单保费下降的同时,新业务的“含金量”却更高了。上半年,各上市险企的寿险新业务价值普遍同比大增,这意味着,尽管新增保单规模承压,但新增保单未来所能产生的净利润折现之和增加了。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保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18.6%、29.5%、11.0%、91.0%、57.7%;其中,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尤为可观,分别为80.6%、26.5%、17.3%、249.7%、97.1%,均显著高于个险渠道。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的增加,主要是源于预定利率下调、执行“报行合一”、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等因素,使得人身险公司负债端整体经营成本下降、产品价值率提升。新华保险副总裁龚兴峰表示:“实践证明,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的推行,使公司的业务价值和结构都不断优化,并且银保渠道的降幅也在收窄。我相信,如果下一步‘报行合一’在个险方面推行,将长期利好保险行业,助推新华保险高质量发展。”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则表示,去年以来一系列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报行合一”、预定利率调整等,“这些政策对于行业尤其是对太平人寿来说,降负债去风险的意义重大,对我们的稳步转型有很大支持”。
与此同时,各险企纷纷压降趸交业务,并发力价值率更高的长年期期交业务,从而确保银保渠道在保费规模下降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价值的稳步增长。龚兴峰表示,公司追求规模、利润、价值、增速的均衡发展,“上半年,无论是公司的个险渠道还是银代渠道,都在年期结构的优化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在发力长年期期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主动降本增效,“人保寿险加大价值期交型产品规模占比,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五年期和十年期及以上占比同比分别提升0.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增速53.5%”。此外,在调整负债端结构、推动利变型产品方面,程永红给出了相当积极的预期:“今年下半年分红险占整个业务的比重会有很大的提升,明年分红险保费占比至少应该在50%以上。”
险资关注长期投资
在保险公司的资产端,上市险企上半年投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净投资收益率跟随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03%、3.30%、3.6%、3.2%、3.8%,分别同比下降0.75个、0.2个、0.3个、0.2个、0.6个百分点。同时,总投资收益率明显改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别为3.59%、3.50%、5.4%、4.8%、4.1%。开源证券在研报中分析,总投资收益率改善主要是受益于上半年高股息资产表现较好,且长端利率下行后债券市值上涨。
“权益投资一直以来都是人保集团投资组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固收是基本盘、是压舱石,权益是胜负手。”谈及公司未来的权益投资策略,人保集团副总裁才智伟表示,要坚持“耐心资本、长期投资”理念,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强化绝对收益目标,优化权益资产配置,增强新准则下对总组合投资收益贡献的稳定性。未来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积极布局与保险服务和风险减量管理紧密相关的科技、数字化、健康、养老等重点产业。
“在低利率、资产荒的背景下,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在提升;但同时在目前权益市场低位震荡、结构分化的情况下,权益资产投资的难度也在增加。”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刘晖同样表示,公司非常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策略,截至6月底,中国人寿在权益产品的配置上超过6000亿元。“具体来讲,一是会坚持稳健均衡的权益仓位,综合考虑市场情况、风险偏好、偿付能力等因素,持续优化权益资产的内部结构;二是坚持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强化绝对收益率导向,加大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以提升权益投资的稳健性;三是坚持着眼长远的投资布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优势,践行长周期考核理念,适时适度开展逆势投资、跨周期配置。”
在固收投资方面,多家险企聚焦于拉长资产久期,使资产和负债在期限上更好地匹配。才智伟表示:“今年上半年,人保集团把握住了利率高点的配置机会窗口,加大了对长久期国债和政府债的配置力度,配置占比较年初上升5.2个百分点,对于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有帮助。”龚兴峰表示:“新华保险加强了对长久期资产配置的考核要求,所以长久期的资产配置在扩大,长久期缺口在不断缩小,降低可能存在的利差损缺口、期限缺口,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
(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