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切嘱托下茁壮成长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我国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节点回望,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三十余载风雨兼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跨越。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快速成长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以其独特的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机制,为实体经济稳健前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3年8月29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交易所要“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时隔10年,202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了解上海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等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期货交易所的两次视察对期货市场意义非凡,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回溯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自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成立以来,期货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能够逐渐发展壮大并发挥重要功能作用,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开始指示研究和探索期货交易。198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探索期货交易”。随后,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此拉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经历过初创期的期货市场迎来了规范发展期。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对期货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与此同时,配套出台了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以及期货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措施。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职能。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成立,保证金安全和市场运行有了“电子眼”。至此,我国期货市场形成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期货市场的支持更加明确和具体。国家不断推动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看,2011年,《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发布;2012年,《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和《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实施,资产管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开闸;2018年,国家积极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2022年4月20日,“三十年磨一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终获审议通过,成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地位。
三十余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了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还包括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的布局和规划,为推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也在政策“护航”下茁壮成长。
在功能发挥中齐头并进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并取得一系列亮眼成绩。其中,市场规模与交易量大幅提升,品种体系不断丰富,监管制度逐步健全,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三十余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实现了爆发式增长。1994年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约为1.21亿手和3.16亿元,2023年分别约为85.01亿手和568.51万亿元,分别增长了近70倍和近180倍。同时,期货市场资金总量、持仓量与市场客户数大幅提升。2022年8月初,资金规模突破1.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稳定在1.6万亿元这一高水平附近。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总数233万个,创历史新高;境外客户总数相比5年前增长近5倍。
三十余年来,从农产品到化工品,从能源到金属、金融衍生品,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品种体系不断丰富。另外,新的交易模式和工具如期权、互换等也不断推出。在刚刚过去的8月和9月,鸡蛋、玉米淀粉、生猪三个农产品期权以及铅、镍、锡和氧化铝四个有色金属期权上市交易,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加精细的风险管理工具。
截至2024年9月,我国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数量达到141个,与2018年年底的61个品种相比增长了一倍多。其中,商品类120个(商品期货71个、商品期权49个)、金融类20个(金融期货8个、金融期权12个)、指数类1个[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基本覆盖了农业、工业、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境内境外协同发展的多市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为我国期货市场带来新支点,其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7月推出工业硅和碳酸锂两个新能源期货品种,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十余年来,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功能日益深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实体企业经营与衍生品市场的融合不断加深。其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已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保险+期货”、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模式,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小微企业稳产保供的利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保险+期货”累计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21个品种提供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2055.37 亿元,涉及现货数量共计3896.97万吨,期货市场支农作用得到高效发挥。
三十余年来,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治建设在行业发展中得以完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形成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干,以期货交易场所、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监控等自律规则为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内容涵盖了期货公司设立与变更、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业务规则、保证金安全存管、净资本风险监管、分类监管、从业人员管理、投资者保障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等各个方面。2022年,期货行业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出台,标志着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进入新的法治化轨道,为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十余年来,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中,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名中均跻身世界前25家主要期货交易所行列,在世界期货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易空间。2018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先后推出原油、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期货以及棕榈油、原油期权等国际化品种,并在铁矿石、PTA、棕榈油、菜油期货等品种上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多个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际商品市场的重要参考,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期货行业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也在同步加快。随着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取消,摩根大通期货、摩根士丹利期货两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相继落地国内,为我国期货行业带来奔涌的新鲜“血液”,我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三十余年来,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资本实力、服务质量、规范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其正在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续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为全球期货市场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