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十四五”以来,宝鸡市渭滨区锚定数字经济发展赛道,通过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专业园区载体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规模与质量双跃升,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全区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
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重要载体,以“政策+服务+空间”多维支撑为核心优势,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文化、现代金融为主导,配套服务企业和总部企业协同发展的“5+2”产业集群。据渭滨区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娜介绍,园区已吸引162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五上”企业,构建起多元业态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
“三位一体”破解数字化转型断层难题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CT运维,这三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形成‘1+1+1>3’的综合竞争力。”宝鸡华信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雅莉表示,公司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深度融合,直面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常见的“信息孤岛”与“服务割裂”难题。
杨雅莉介绍,公司构建了“规划即治理、交付即打通、运行即优化”的端到端闭环服务体系。在开发阶段预留标准接口,从源头防范新孤岛产生;在集成阶段预埋运维监测点,构建可控的“数字骨架”;在运维阶段持续收集数据,反哺系统优化迭代。目前,公司正将AI大模型能力融入产品体系,推动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智能运维”升级,致力于成为客户身边“最懂业务、最能托底”的数字合伙人。
行业深耕+AI赋能 推动智能化跃升
作为拥有20余年行业积淀的软件企业,陕西立邦软件有限公司直面“行业深度适配与数据价值释放”的双重挑战,提出“三维一体”解决方案,致力于做“通用型产品本地化服务商和行业深度应用开发商”,帮助企业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价值跃升。
“公司成立AI实验室,成功构建专属应用AI大模型一体机,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在钛合金、白酒等行业落地10余个企业级AI应用场景。”陕西立邦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林介绍,公司已在信创适配与技术认证方面实现双突破,未来将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技术“接地气” 让智慧平台成为新质生产力
拥有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的陕西翼迅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打造的“智慧畜牧大数据云平台”荣获国家级奖项。
“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跨越是‘让技术接地气’。”陕西翼迅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表示,团队深入养殖一线了解用户真实需求,打造出从养殖管理延伸至疫病防控、产销对接的全链条服务平台。“平台必须具备‘灵活扩展、持续成长’的能力,才能不断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实际价值。”
作为宝鸡市“工人先锋号”和“新双创”队伍,王凯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强智慧农业、拓展数据赋能场景,并积极融入宝鸡数字产业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陕西立邦软件、宝鸡华信诚电子科技、陕西翼迅电子信息科技等高科技企业,正是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创新生态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以行业深度服务为矛,以技术融合创新为盾,不仅在各自领域打造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平台,更共同构建起一个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生态圈。在“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指引下,渭滨区数据局与园区企业正携手迈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