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纳税是“必修课” 近日,税务部门集中曝光了两起“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这也是税务部门首次对此类案件进行集中披露。从公布的细节看,这两起案件都是企业隐匿所得偷逃税款,没有完成纳税义务就企图通过注销来逃避纳税,最终都被依法恢复登记,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由此警示,无论如何精心“包装”,税收违法行为终将被依法查处。
升易降难?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本想将手机套餐从59元降为8元“保号套餐”,北京的张同学却在运营商官方APP上遍寻不着降级入口,客服电话反复劝阻、拖延处理。类似遭遇也发生在视频平台用户刘女士身上,降级选项深藏不露,到期前降级操作受阻,智能客服“装聋作哑”。这样的消费套餐“升级易、降级难”现象,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烦恼。
五元补牙材料热销,看到背后的口腔医疗困境 近日有媒体报道,天津一名男子网购5元补牙材料在家自行补牙,却导致牙齿被材料包裹难以清除。新京报记者近期在多个购物平台和社交平台发现,这类网售DIY补牙产品多为树脂材料,商家宣称可以补牙洞、修复缺牙,安全无毒,“专为蛀牙牙洞研发”“告别蛀牙”“一秒修补”“省钱”“即补即用”等表述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