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2020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GDP同比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
2020年北京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北京发布2020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比上年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8%。相关负责人介绍,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京报讯 昨日下午,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比1-3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16.4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278.6亿元,增长1.0%。
收入方面,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比上年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8%,比1-3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四项收入“三升一降”:工资性收入增长0.5%,转移净收入增长9.3%,财产净收入增长4.7%,经营净收入下降32.4%。
就业方面,2020年四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比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保持平稳运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北京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
GDP
●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下降8.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16.4亿元,增长2.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278.6亿元,增长1.0%
农业
●2020年北京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4亿元,比上年下降6.5%
●种植业在蔬菜与粮食生产快速恢复带动下,产值增长5.1%
●设施农业产值增长6.3%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人均消费增长22.2%
工业
●2020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6%
●医药制造业由1-3季度下降2.3%转为增长9.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2%
第三产业
●2020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540.5亿元,增长14.4%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188.0亿元,增长5.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保持增势,实现增加值2985.0亿元,增长0.4%
投资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
●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8%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0%
●第三产业投资由1-3季度下降0.1%转为增长1.0%
消费
●2020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下降6.9%
●服务性消费下降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4亿元,下降8.9%
价格
●202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2020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9%,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
民生
●2020年4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4.1%,比3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34元,比上年增长2.5%,实际增长0.8%
解读1
CPI涨幅总体呈现稳步回落态势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介绍,从2020年月度数据的变化来看,CPI同比涨幅呈现“两阶段”走势。
第一阶段是1-7月,CPI同比涨幅由高位逐步回落。1、2月份,春节效应叠加疫情影响,CPI上涨较快;3月份起,随着北京市各项保供稳价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疫情形势趋稳向好,CPI涨幅逐月快速回落至7月份的0.7%。
第二阶段是8-12月,CPI保持低位平稳运行。8-10月,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价格的翘尾因素影响逐步减弱,各月同比涨幅在0.9%-1.0%之间;11、12月份,食品价格由升转降带动CPI涨幅进一步回落。
综合来看,2020年北京的CPI涨幅总体呈现稳步回落态势。
关于下一阶段CPI的走势,卞晶表示,随着北京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从翘尾因素看,2020年对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影响较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价格保持稳定。此外,随着猪肉供给的持续改善,食品价格对CPI的上拉作用将有所减弱;非食品价格也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因此,在不考虑突发因素的情况下,总体来看,预计下一阶段北京市CPI仍将保持平稳运行。
解读2
新就业形态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2020年稳就业、保就业成为社会热点。卞晶介绍,2020年北京市四个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3%、4.8%、4.5%和4.1%,均运行在5.0%的年度预期目标以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也显示,截至11月底,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以上都说明,北京市就业领域运行总体是稳定的。
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北京就业市场遇冷,城镇就业人口比较上年有所下降。随着“免减缓”政策率先落地,以及“京16条”“复工复产10条”“京9条”“新9条”等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出台落地,二、三季度城镇就业人口同比降幅逐渐收窄,到四季度实现同比提高,说明就业市场活跃度在逐步回升。
此外,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劳动者积极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寻找兼职等方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灵活就业人员在北京市城镇就业人口中的占比比1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
卞晶提到,随着互联网等新经济红利持续释放,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就业形态的变革,无接触配送、短视频直播、在线教育等新就业形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通过互联网平台承接业务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以外卖、快递、货运等为主的物流服务,以餐饮、家政为主的生活服务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了4.0个和2.2个百分点。
卞晶透露,随着2020年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政策逐步显现成效,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面较为稳固。虽然2021年疫情偶发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但这些因素对就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2021年北京市就业形势仍将保持稳定。
解读3
新经济增加值占GDP37.8%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介绍,疫情期间,新兴动能表现活跃,成为全市经济恢复的重要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端产业显现韧性。全年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37.8%,其中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5.6%和24.8%(二者有交叉),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领域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9%、13.4%、9.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在医药、电子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87.7%,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57.0%。
研发创新积蓄动力。1-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4.7%,其中,“三城一区”内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6.1%,占全市比重超过7成。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8.9%,占全市的比重为73.5%。
“五新”落地释放活力。从新基建看,全市新基建投资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新消费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30.1%,比1-3季度提升4.8个百分点;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游戏、在线体育4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30%。从新开放看,1-11月服务业扩大开放七大领域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服务业整体水平4.3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信息、金融领域表现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