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 促进美育

2021-04-13 09:52:14

参观者在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欣赏艺术品。

新华社发

意大利卡皮托里尼博物馆,参观者凝视雕塑作品。

新华社发

俄罗斯弗利尔儿童音乐学校老师阿布萨拉莫娃在授课。

本报记者 殷新宇摄

法国一社区的居民举办街头音乐会。

影像中国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高尚情操,一些国家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在促进美育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法国——

美学理念贯穿学校教育

本报记者 刘玲玲

在法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坐在画作或雕塑前,聆听老师讲解。通常,学校老师会利用没有课程的周三下午,和学生们一起去博物馆、美术馆,感知和探索艺术之美。

美学教育是法国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学校不仅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系统性美学课程,社会各界也大力支持,保证青少年平等获得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教育。

作为文化艺术大国,法国的美学教育传统深厚。188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茹费理将绘画、音乐等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以期实现“让学生们都能接触到美”的目标。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法国美学教育进一步制度化、多样化,在1988年通过《艺术教学法》,从法律层面重申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进入新世纪,法国小学、中学和职业高中设置“艺术与文化项目课程”,通过小组合作、实地参观、作品呈现等途径,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2005年,法国成立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等委员会,监督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确保美学教育质量。自2008年起,法国小学将艺术史纳入必修课程,强调借助艺术作品进行开放式的跨领域学习。法国教育部认为,确保所有的孩子能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美学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年一代理解艺术、感受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教育是小学和初中的必修课程,高中阶段学校则会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多种选修课。例如,音乐教学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至中学,通过合唱团、管弦乐训练等增加青少年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每周至少有3小时的艺术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获得每周1小时的专业艺术培训;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艺术课程,艺术成绩和素养也是高中毕业会考的内容之一。

博物馆、艺术中心、剧院等在内的大量文化艺术机构都同学校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学校的艺术教育。艺术家走入课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体验艺术作品,学校与艺术机构的合作,让青少年有机会直接接触艺术家和丰富的艺术资源。

18岁以下青少年均可免费参观公立博物馆和国家历史古迹。法国国家图书中心、文献中心的大部分艺术资源向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多家博物馆还开设了青少年艺术专区,为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提供更多选择。

弗兰克是巴黎第八大学电影艺术专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法国的美学教育注重美育启蒙,培养审美意识,而不是过分强调学习专业技能。“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初中时老师带我们在卢浮宫欣赏画作的场景,我们席地而坐,听老师讲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之后老师还会要求我们对作品进行艺术讨论。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对艺术的兴趣,并在高中时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弗兰克说。

在弗兰克看来,把美学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让法国形成了尊重艺术、尊重创作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社会各界对艺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从小开始的审美教育能增强人们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这将是伴随一生的财富。”他说。

俄罗斯——

音乐教育模式系统完善

本报记者 殷新宇

以苏联钢琴家雅科夫·弗利尔命名的弗利尔儿童音乐学校规模不大,“藏”在莫斯科西北区域一栋老居民楼里。地下一层是家长休息室和老师办公室,地上一层是音乐教室和音乐厅。学校空间不大,不时传出阵阵琴声,令人心旷神怡。

这所儿童音乐学校是附近很多孩子接受音乐启蒙的起点。“从普通学校放学后,孩子们每天下午来我们这里学音乐,包括乐器演奏、乐理知识还有合唱。” 弗利尔儿童音乐学校弦乐部主任阿布萨拉莫娃告诉记者,进入音乐学校的孩子通常是零基础,经过几年学习,他们中的佼佼者会进入专业音乐学院,以音乐作为终身职业;但绝大部分学生在这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接受音乐熏陶,将音乐作为人生的爱好。

据介绍,几十年来,从这所音乐学校毕业的学生超过3500名,1/10左右的毕业生专业从事音乐,大部分孩子则在这里培养了音乐领悟力和鉴赏力。“孩子们最初学琴时,演奏的技巧一定要规范,对节奏的感觉也要从小培养。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爱上音乐。这会让他们一生受益。” 阿布萨拉莫娃说。

俄罗斯厚植音乐教育,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善系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享誉世界。遍布全国的儿童音乐学校是俄罗斯音乐教育的重要一环。仅在莫斯科,包括音乐学校在内的儿童艺术学校达150所,在校学生超过9万人。这些儿童艺术学校大多历史悠久,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其中不少学校运营经费来自政府拨款,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公益性。比如,弗利尔儿童音乐学校已建校70年,阿布萨拉莫娃有30多年的小提琴教学经验。与私营教育机构相比,这里学费相当低廉,普通家庭也能够负担,入学考试前几名还将获得免费学习的机会。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曾对105位有儿童音乐学校学习经历的人进行调查。研究报告称,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学习音乐影响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受调查者表示,尽管从事着医生、飞行员、程序员等与音乐无关的职业,但自己的生活轨迹深受音乐影响,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培育了刻苦、自律、忍耐和勤奋等优良品质。阿布萨拉莫娃表示,由于学习的很多乐曲是俄罗斯音乐家的作品,学生们由此加深了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现在的弗利尔儿童音乐学校修缮一新,并适应社会需求开设了爵士钢琴、电吉他、萨克斯等流行音乐专业。这与近年来俄罗斯着力改善儿童艺术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关。俄罗斯文化部科学教育司司长埃尔玛科娃表示,1800所儿童艺术学校正在进行翻修和改建,同时将根据地方需求购买多种乐器。俄罗斯政府今年计划投入超过30亿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11.76卢布)对儿童艺术学校更新升级,改造工作将持续到2024年。

不久前,俄罗斯政府还通过一项规范儿童艺术学校活动的联邦法律。法律不仅将这些学校细分为“儿童音乐学校”“儿童合唱学校”等类型,还对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学校的融资、设备和人员配置进行规范。俄罗斯社会普遍认为,有了法律保障,富有特色的俄罗斯音乐教育将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意大利——

美术教育绘就多彩童年

本报记者 叶 琦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绘画学习者慕名而来。漫步于此,总能看见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影,他们或在画作前细细体味,或实地临摹名画,或就审美感受交流分享,眼中闪烁着对艺术的热爱。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拥有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美术馆,艺术几乎触手可及。

孩子们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成长。幼儿园和小学注重对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开设油画、泥塑、拼贴画等入门课程,也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颜料、纸张、日用品和食品进行创作,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幼儿教师重视视觉符号在儿童自我表达中的重要性。“在强调发展儿童审美意识的同时,需要注意儿童内在的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将艺术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罗马小蜜蜂幼儿园教师罗拉表示。

学校经常将艺术课堂搬到美术馆和画廊,组织学生实地观摩学习,孩子们的艺术见解和临摹作品将纳入考核成绩。不少大型美术馆还设有画室,专门为孩子们提供绘画教学活动。“艺术应该是一门实践的学科,绝不能局限在课堂和课本里。美术教育应该无处不在。”在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学研究部前部长洛伦佐·菲奥拉蒙提看来,意大利的美术教育之所以世界领先,很大一个原因是,“意大利拥有极为丰富的公共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教育资源,这些是孩子们最好的‘读本’和‘教具’。”

为实现开放的美术教育,意大利的很多美术馆、公立博物馆等向少年儿童免费开放或提供学生票。同时,意大利政府还面向少年儿童不定期推出“绘画艺术日”“历史文化活动日”等相关活动。

“我已经去过博尔盖塞美术馆20多回了,里面的藏品依然让我兴致盎然。”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学生安德烈·切塞斯说:“身边的同学朋友和我一样,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美术馆走走看看,享受艺术的熏陶,这是我们从小形成的习惯。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领着我们去美术馆。”

老师和父母在带着孩子参观艺术作品时,通常会引导他们作一番品评,并认真聆听他们的评价。“尽管孩子们的评语天真稚嫩,颇有些天马行空,但孩子通过认真观察作品,产生想要主动了解艺术品的好奇心,在不断评价中形成对艺术品的鉴赏力。”意大利教育和大学研究部办公室负责人斯特凡诺·韦萨里认为,“孩子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快乐氛围中感知、体验、表达,不仅能了解丰富的故事,领悟多元的艺术精神,其自主意识、审美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巴西——

艺术品为公共空间着色

本报记者 朱东君

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乘坐地铁,仿佛穿行在一座地下美术馆中。在图库鲁维站,会与3个锥体组成的雕塑擦肩而过;在圣克鲁斯站搭自动扶梯下行时,迎面而来的是扶梯上方色彩斑斓展现圣保罗日常生活的画作;在孔索拉桑站候车时,抬眼可见长幅的马赛克拼贴作品“四季”;穿行在布拉斯站通道时,会被一组泛着光彩的波浪形钢板装置吸引目光;在苏马雷站,玻璃上印有44幅普通民众肖像,旁边写着巴西诗人的优美诗句……

圣保罗地铁公司1968年成立时,便有意增加地铁站的艺术氛围,让民众得以在正式展馆之外也能亲近艺术。上世纪70年代,圣保罗地铁布置了第一件艺术品,随后一些尝试性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示也收到了民众的积极反馈。1988年,圣保罗地铁正式启动“地铁中的艺术”项目,又在两年后成立艺术咨询委员会,邀请来自艺术、建筑和商业等领域的代表,协助挑选适合安置于地铁站这一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目前约100件永久性展品分散在几十个站点。

“接触艺术品,可以使人的情感和情操得到熏陶,拥有片刻沉思,放慢生活脚步。”曾邀请艺术家为圣保罗地铁站创作艺术品的马尔塞洛·弗雷塔斯认为,艺术品可以为公共空间着色,使其更柔和,更人性化,同时可以起到美育作用,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树立尊重和保护公共空间的理念。而在巴西艺术史学家拉达·阿布拉莫看来,“地铁中的艺术”不仅让人们在观看作品时得到美的享受,还能把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大众,提升人的幸福感。

除了永久性的艺术品展示,圣保罗地铁站还不时举办文化活动。“文化线”项目为在地铁站中举办临时展览开辟了文化空间。“地铁上的诗歌”项目,把葡萄牙语国家的诗歌带进地铁站,有的印在墙壁上,有的张贴在电梯门上。而在圣保罗艺术博物馆站,还设有一个与博物馆合作的展柜,没有机会进馆参观的民众,可以借此一窥近期展品。

许多乘客表示,由于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和习惯去美术馆或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的艺术品为人们接触艺术品提供了便利,激发了兴趣。一些利用科技设备进行互动展示的艺术装置吸引了各年龄段民众参与,一些民众还会专门带着孩子前来互动体验。

不只地铁站,整个圣保罗都像是一个露天美术馆,雕塑和装置作品散布在街道、广场和公园。

2020年,第一届纳拉塔国际城市艺术节在圣保罗举行,来自巴西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用一组巨幅壁画装点了数栋建筑。“艺术具有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希望在共同经历了艰难时刻后,这些画作能带来一些希望和色彩。”在活动策划者卢安·卡多佐看来,这是一项为所有人准备的艺术盛宴,任何路过的人都可以免费欣赏。艺术家阿莱士·森纳则表示,在城市中创作如此巨幅作品责任巨大,不仅仅是装饰作用,而要通过作品展现关爱与慰藉,用艺术力量鼓舞人心。

这组壁画艺术受到了民众欢迎,附近居民在窗口观赏,路过的摩托车骑手鸣笛致意。卡多佐说:“创作壁画需要楼内所有住户同意,开始抱有疑虑的人最后都非常喜欢,他们拍下照片,发到网上,写道‘看我的家多美’。”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