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从炒小炒差到“以大为美” 基金经理也有忧虑

2021-04-26 15:19:29

【A股从炒小炒差到“以大为美” 基金经理也有忧虑】公司市值大小,究竟该不该作为公募基金投资标准的讨论甚嚣尘上。第一财经采访多位基金经理、资本市场专家,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基金对于“小票”最真实的看法。(第一财经日报)

“你们30亿市值都不到,我们接待不了。”

这句话是出自一篇名为《你们才30亿市值,我们接待不了》的文章。随着该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的刷屏,一时间,公司市值大小,究竟该不该作为公募基金投资标准的讨论甚嚣尘上。

第一财经采访多位基金经理、资本市场专家,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基金对于“小票”最真实的看法。

大公司的全方位碾压

从公募基金一季报来看,对于市值30亿元以下的企业,基金持有数量确实不多。

Choice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市值不足30亿元“小盘股”的数量只有85只;而基金持有市值大于30亿元的公司则多达1597只。

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仓市值最大的十家企业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腾讯控股、海康威视、中国中免、招商银行、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中国平安、迈瑞医疗,均为大市值白马蓝筹股。

而上述85只被公募基金持有的不足30亿元的小市值公司中,除纵横股份、青云科技、智洋创新、富信科技、元琛科技外,持有其余80只股票的基金数量不超过10只。

其中富信科技是基金持有数最多的小市值股票,共计39只基金持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对于“企业市值”可谓态度鲜明。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上半年小盘股的表现非常不错,但在2020年7月以后,小票的表现就开始急转直下。

2020年7月至2021年春节前期间,大盘股行情明显优于小盘股,形成了所谓“抱团行情”,市场在机构抱团涌入白马蓝筹股的背景下,持续推动了股价上涨,形成了一波由大盘股主导的快速拉升行情,但这样的行情是以众多中小盘股下跌为代价的,也就很容易形成“股价下跌→机构减持→股价进一步下跌”这样的正反馈循环。

一家供职于上海某公募基金基金经理表示了相同看法:“A股市场的赛道目前已经清晰明确,各赛道也已经跑出了确定的龙头公司,龙头公司对中小公司的优势是全方位碾压级的,暂时又没有新赛道出现,所以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小市值公司的发展很具挑战性,因此难有大的机会。”

公募基金的担忧

从历史数据分析,小市值公司中不乏后来居上者。相较于动辄成百上千亿的大市值白马股,小市值企业持仓成本低,一旦押宝成功、企业未来快速发展,公募基金能充分地享受企业增长带来的资本红利。

某公募基金经理李紫亮(化名)表示,公募基金持有多并不表示企业发展就一定有力,企业经营还是要看公司的管理层和经营策略。如果管理层经营优秀,抓住了行业机遇,小市值公司也会逐步成长为大市值企业,“这种概率并不低”。

但为何多数公募基金放弃“押注”机会,他们的担忧在哪里?

李紫亮向第一财经表示,其实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并不会看企业有多大市值、在哪里上市。

“我们主要还是关注公司的质地,具体来说有两块,第一就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有无比较强的格局,另一个方面是未来三年有没有一个比较高的行业性增长。”李紫亮说道。

可是在多数基金经理眼里,投资小市值企业相当于“从矮子里拔将军”的概念。

李紫亮打了个比喻,“就和我们招聘一样,多数基金公司招员工至少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也不是说研究生以下的人不行,很多投资大师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这只是人为画的一条线,这条线以上投资成功概率比较大。就和100亿以下的企业多数壁垒很弱一样,可能多数一年就赚两三亿元利润,仅研发层面就无法和大企业去拼。”

此外,公募基金投资时往往喜欢低调,“悄无声息地进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募基金更愿意选择价值投资、投资标的一定要有足够容量,供他们进退自如。比如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盘蓝筹股,是流动性非常强的大市值股,公募基金进出无声。

“小市值的股票,在市场可流通的总股本较小,对于大基金来讲容量不足,无法承载大基金的资本注入。一旦有体量足够的基金进入,股价会被炒得人仰马翻,而且退出也非常困难。因为小市值股票体量太小,相对大盘股来讲流动性比较差,换手率低。” 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说道。

格雷资产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小市值公司每日成交额偏低,对于公募基金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资金体量来说,摩擦成本高且不利于投资,而且容量有限,就算把小市值公司全部买下来,在公募基金整体资金占比也是非常低的。

“投入产出比不高,投资效率不高。”

回归企业基本面

其实在牛年开市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市值股票也曾受到市场相当程度的关注。

据统计,自牛年开市后,截至3月9日,共有216家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其中中盘股获机构调研占比提升幅度最为明显。数据显示牛年以来共有101家中盘股获得机构调研,占比达46.76%,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为30.96%,小盘股虽获机构调研数量占比有所下降,但机构调研次数明显增加。

牛年开市以来,截至3月9日,调研次数最高的是四方光电(流通市值为10.95亿元)获机构8次关注,调研机构家数达50家,公司最新市值为44.24亿元。调研内容主要围绕公司现有业务以及未来将新拓展的业务展开。

李紫亮表示,短期市场表现只是一个投票器,仅仅是资金的博弈行为,其实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如果以三到四年的维度,其实能更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变化。

上述上海的公募基金经理直言,近几年市场环境是相对紧缩的,不同于2016年之前,“小市值公司的行情主要来源于宽松环境下的主题性炒作,现在的环境不利于小市值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从A股的历史来看,小盘价值相对占优总共出现过4次,均是全球经济进入复苏上行周期,企业盈利加速改善,本质上是经济上行带来较高的业绩增长。投资者开始自下而上寻找业绩超预期,而且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能够在经济上行周期中实现上涨的标的,大概率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获得新的增长逻辑,比如份额提升、品类扩张、经营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提升。

格雷资产表示,随着注册制的推出,包括机构化、企业和行业层面的寡头垄断,未来还是属于各行业龙头企业的天下。所以如果没有在短期内获得持续的高增长,小市值公司慢慢都会不受待见,估值只能给到五倍、十倍甚至更低。

李湛表示,小市值个股未来如何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机构是否青睐。

“当前A股市场在经历一季度前期单边上涨的过热化行情后已逐渐平息,表现出调整后逐渐企稳回升的态势。在无大的政策调整或是黑天鹅事件影响下,预计A股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短期内将继续处于估值消化阶段,后续大概率将回到优质企业业绩增长推动股价上涨的模式。因此,机构不青睐小盘股,短期内抛售可能会使小盘股价格承压,但最终决定小市值个股如何发展的,更多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长期的经营情况。” 李湛说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