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有大抱负 太仓欲建国家级对德合作示范区

2021-08-04 21:09:59 作者:张悦

面积80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多万,距离国际大都会上海40公里,这就是太仓——一座位于江苏省的小城,全国近400个县级市中的一员。在中德合作的大舞台上,太仓占有重要一席,被誉为“德企之乡”。目前,有超过390家德国企业在此投资兴业,其中有数十家是所属行业的全球“隐形冠军”。太仓成为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产经合作的缩影,树立了中德双边务实合作的典范。

近日,太仓正式发布《太仓市进一步深化对德经贸合作 打造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十四五”实施方案》。一幅以打造“五区”为目标,以建成国家级对德合作示范区为主要任务的宏伟蓝图已然铺开。

在《方案》中,太仓提出发展新阶段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五区”,即:中欧投资协定政策先行区、中德“双碳”行动示范区、中德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中德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区。

在打造”双碳“行动示范区目标下,进一步提出对标碳达峰、碳中和,扩大与德国在新能源汽车、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合作。

在打造中德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目标中,一方面要提高德资企业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本土化企业融入德企供应链体系,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率。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一直是中方乐于学习和借鉴的。太仓“双元制”本土化创新实践走在全国前列,构建了多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深化“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实践,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实施“1582”计划,即到“十四五”末,建成1个国家级对德合作示范区,德企总量突破500家,隐形冠军企业80家,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0家。

太仓市为此制定的实施路径包括:

1、加快建设中德创新城,提升对德合作承载力

构建上海北翼国际开放枢纽、临沪交通枢纽门户。到“十四五”末,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全面建成投用,中德创新城建设初具规模。

规划建设中德生命科学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新产业载体。到“十四五”末,各类对德合作载体总数超20个。

2、提升产业链合作水平,推动内外融合发展

力争德资总部企业总数超20家,德企注册外资占全市注册外资的比重超25%;与德企开展合作的民营企业突破800家。

3、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做大德资招引规模

力争新引进德企超200家,德企总数突破500家,力争达到600家。新引进“隐形冠军”企业30家,总数突破80家。

4、强化科技智力支撑,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德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家,新增德资研发机构20家,创建示范智能车间(工厂)30家。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

5、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双元教育实践

各类“双元制”培训规模达到2000人次/年。

6、提升对德合作层次,加快城市融合发展

深化与德国于利希市、莱茵内卡大区的交流联系,拓展与德国东部和北部城市合作关系。新增友好交流城市1个。打造太仓德国风情街区。

7、抢抓战略发展机遇,打造对德示范窗口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德资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为德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中德关系发展既存在诸多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贸合作在维护双边关系发展大局中所具有的“压舱石”作用愈加凸显。作为中德务实合作践行者的小城太仓,在施展大抱负的同时,也必然会为双边关系行稳致远作出重要贡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