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和沿线国家的普遍支持。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从理念到规划、从原则到方案、从历史到未来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了全面深刻论述,初步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框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不仅描绘了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壮丽前景,也对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内实践看,“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我国在新时代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适应了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代气息浓郁,目标导向鲜明,是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
从国际格局看,共建“一带一路”是应对当前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战略选择。虽然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没有解决,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提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应对当前世界难题提出了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
从中外关系看,“一带一路”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理想情怀并将之发扬光大,让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惠、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基于上述原因,“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是各国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
从大国地位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普惠的公共产品,引领全球治理方向,成果惠及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广泛响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从大国走向强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是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重要演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路人,把握机遇、扛起历史责任,及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新担当和新作为。
所以说,“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是中国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方案有其深刻思想内涵:
共同发展是方向。“‘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的‘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强烈愿望,是对当今发展中国家向往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
和平发展是底色。实现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全环境,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合作共赢是基础。“互利共赢”是贯穿于“一带一路”倡议始终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合作共赢”理念作了精辟论述,指出“在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备受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响应,根本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共商共建共享是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所谓“共商”,就是沿线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都可以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通过双边或多边沟通和磋商,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深入推进务实合作。所谓“共建”,就是“一带一路”要体现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各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都可以参与其中,各方优势和潜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新的合作优势,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所谓“共享”,就是中国和所有沿线国家都是“一带一路”的利益攸关方,在寻求各方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让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惠及广大民众。
民心相通是人文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拉近了各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营造了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维护和扩大了彼此的共同利益。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正是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从而并肩书写了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了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共建“一带一路”实践结合起来,提出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真诚表现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描绘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同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将不断推动沿线各国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从而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二、“一带一路”需要文化软实力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
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新载体,“一带一路”倡议一经付诸实施,其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和理念,便成为全球最值得期待的亮点之一。在这条路上,中国不仅要致力于推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更要立足于发挥自身的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使之成为繁荣、合作、共赢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看,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腾飞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不仅要坚持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也要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作为经济大国,不能让世界把我们看作只能输出物质产品而缺乏精神文化的跛足社会,未来中国的形象必定是一个在文化软实力上非常强大的国家。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没有核心价值观,就等于没有国之魂魄、民族之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时候,必须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安定。而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包括文化软实力。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央提出了明确的使命任务,那就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今后就是要围绕这些使命任务,将提升文化软实力融入到若干具体工作中。
其次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文化自信是承载国家与民族价值共识的精神依托。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相反,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为此,要坚定三个方面的文化自信。一是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的独特优势、拥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表现为华夏儿女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二是坚定中国革命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革命实践中产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体现了我们党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三是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
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述。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理论形态,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经历了长期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以人民为中心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近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有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奋斗目标、执政理念。
第四要重视舆论引导。要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等各种方式,巩固和扩大我国同沿线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要丰富文化交流合作的内涵与形式,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以创新的手段进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获得更多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让中国在世界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也让世界在接纳和对话中国的进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进行深度的多层次的文明互鉴。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头戏,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文化软实力需要“一带一路”多元文化资源丰富自身内涵与外延
在推动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有机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用“文化”向世界表达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度挖掘沿线各国的人文资源、弘扬人文传统,除文艺展演、影视交流、文物博览等传统文化领域交流外,还要拓展科教、学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文化交流合作新领域,创新交流合作的形式,搭建新的交流合作平台,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通过影视、图书、音乐、动漫、网游等业态传承“一带一路”历史渊源、文化精神,让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讲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主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但现实的问题是,除了部分周边国家以外,中国与多数沿线国家缺乏全面的相互了解与认识,这是中国走出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不仅宗教、文化和语言有着显著的不同,在政治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国家还深受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对中国的发展和外交政策存在误解和偏见。目前,中国的海外影响力还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上,在合作对象国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影响还比较有限。由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中国倡导的方案,也是全球公共产品,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民众信息获取方式的差异,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不同的传播模式,建立全方位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应倾听别国声音,通过多渠道的沟通实现信息联通,从而搭建起“一带一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和平互惠的持久联系的桥梁。
首先,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一方面,加快文化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展创意研发、遗产保护与利用、贸易与资源配送等文化交流合作服务,为促进沿线国家间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构建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积极互动与良性循环机制,包括建立平衡、完整科学的文化交流互动话语体系,凸显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态度,提高中国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空间。很多经贸往来实际上就蕴含着文化的基因,而文化的传播交流又提升了商业交往发展,从而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影响。在政策层面,要注重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加强内容原创和技术研发为手段,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出品牌文化产品,通过构建产业新体系,增强文化产品贸易实力。在实施层面,应积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合作,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和优化产业链全球布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模式。
再次,面向未来加强共融互通。当前,“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发展轨迹、历史变迁等不同,与中国的关系状态不同,对中国的了解、感受、评价也有所不同。具体到“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认知偏差、理解误差、期待落差等问题,影响了参与国受众对我国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为此,要内外联动、双向互动、相互促动。一是取长补短,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延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实效,深化合作影响,更好阐释“一带一路”政策,更好讲述“一带一路”故事。二是增进互信,加大培训交流。可根据“一带一路”需要和需求,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让中外人员和文化在求同存异前提下走得更近、牵手更紧。三是突出共赢,促进协作互助。紧跟新技术浪潮,围绕媒体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组织专题培训,提供专项服务,扩大技术协作,提升技术水平。四是兼容并蓄,深化利益共享。以产业为纽带,中外媒体共同出资,共建实体产业,经营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加强运营合作,共营线上线下媒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等,探索更深层次务实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实践支撑。
四、强化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助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去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专门一个部分阐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清晰的奋斗路径。
文化具有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必定要考虑文化利益。在一些特定的时刻,文化会成为决定国家、民族及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也逐渐反映到国际竞争中,文化利益冲突成为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以文化安全促进国家安全,是提升国家总体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国家内部看,民众越是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就越能增进彼此的团结。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就越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试看今日之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增进自身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影响力,就必须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和人类未来发展,确立起具有强大感召力,能够获得国内民众认同、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念。为此,笔者建议:
挖掘中华文化精神内核,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积极寻求全人类的文化共识和共同价值,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又吸纳和发展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创新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新传播路径是关键。这需要我们融合内力、巧借外力,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高地。
培育中华文化精品,打造中华文化品牌力。文化产品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和表现形式。加快培育中华文化精品,持续打造中华文化品牌,是焕发中华文化生机活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要开展对世界文化市场动向调研、受众调研、追踪调研,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需求度,掌握国外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关注国外受众对中华文化产品的体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和产品需求。其次,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深远性和持久性。挖掘品牌核心价值,着力打造个性鲜明、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品牌形象。坚持以中华文化作为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活力源泉,提炼贴合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精神标识,构筑中华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华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走向世界,助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展现出独到的魅力与风采。
(此文参考并引用了柴尚金、周汉民、罗建波、吴玉军、韩震、蒋述卓、李潇君、吴兢、吴昊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的思想基础与时代意义 作者:柴尚金
来源:前线网--《前线》杂志 2018年12月24日
2.“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软实力 作者:周汉民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06日
3.“一带一路”建设应彰显三大中国元素 作者:罗建波
来源:《当代世界》 2016年05月刊
4.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吴玉军、韩震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4日
5.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目标 作者:蒋述卓
来源:《南方日报》 2020年11月30 日
6.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李潇君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7.以国际合作传播增强“一带一路”软实力 作者:吴兢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2019年05月17日
8.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2年03月
9.《文化战争》 作者:戴有山
来源:《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年09月
10. 《文明的冲突》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
来源:新华出版社 2013年01月01日
11.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吴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年08月23日
12.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09 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