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同时面临供应链中断和疫情不确定性增大等多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各经济体在多边框架下加快疫苗生产和分配,并通过多边努力确保受限制经济体获得充足流动性,保证全球经济渡过难关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较7月份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IMF呼吁全球各经济体加强多边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
各经济体增长出现分化
根据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2%,较7月份预测值下调0.4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将增长6%,欧元区经济将增长5%,日本经济将增长2.4%,英国经济将增长6.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6.4%,较7月份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其中,俄罗斯经济将增长4.7%,巴西经济将增长5.2%。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9%,与7月份预测值持平。
报告指出,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主要反映了发达经济体在供应链中断影响下增长放缓,以及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疫情形势恶化导致经济增幅收窄。不过,部分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有望在短期内走强。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受疫苗获得能力和政策支持力度差异等因素影响,各经济体经济前景出现分化,这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发达经济体中已有近60%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低收入经济体中仍有约96%的人口未接种疫苗。部分国家受疫情和不利气候影响,主要生产投入出现短缺,制造业活动疲软。供给紧张加上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和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导致许多经济体通胀形势严峻,政策应对难度加大。
IMF建议,面对全球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各国央行应做好准备,在通胀预期上升的风险更为明确时快速采取行动。“我们预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胀很可能在2022年中期之前回到疫情前水平。”吉塔·戈皮纳特表示。
综合施策共同应对风险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多重风险,究其根源在于全球将长期且持续“受制于”疫情。各经济体有必要加强合作,在多边框架下加快疫苗生产和分配,确保受限制经济体获得充足流动性。
IMF呼吁有条件的经济体优先向疫苗短缺地区提供疫苗,并支持发展中经济体扩大疫苗生产。同时,国际社会需迅速取消对医疗设备、原材料和成品疫苗出口限制,促进疫苗分享。IMF研究部世界经济主管马尔哈·纳巴尔对本报记者表示:“首要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向所有国家推广疫苗,包括使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能尽快获得疫苗。”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呼吁各经济体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国家和多边层面果断行动,加快全民疫苗接种进程,并根据自身国情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在此基础上,各经济体应加快推进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做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技术变革和实现包容性发展三项工作。
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国际社会必须全面行动起来,确保各国都能公平获得疫苗。此外,加强全球气候合作,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日趋严重的不利影响,以及各方协调采取多边行动,确保为资金受限的经济体提供充足的国际流动性等,都是各国应考虑的重要政策选项。
中国经济前景持续看好
报告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我们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将维持强劲势头。”马尔哈·纳巴尔表示,中国政府密切关注各类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政策,以确保中国经济稳健复苏。
IMF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也显示,由于中国经济恢复快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明显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且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中国股票和债券被纳入更多全球金融市场基准指数,2020年以来中国已吸引约1800亿美元国际资本流入。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是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除了IMF,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也都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将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保持在全球领先水平,认为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发文章说,一些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认为,中国的投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乐观”。中国政府为全球投资机构提供了服务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的更好机会。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建议投资者将他们的对华投资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