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toB的未来是非常广阔的,我们只是需要一点耐心,让它能够茁壮成长。”10月14日晚,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在2021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上接受财新记者等采访时表示,业内低估了5G技术在toB(面向企业)领域的落地难度,行业数字化不会因通信能力的提升而加速,而是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加速。
甘斌认为,在面向消费者的toC领域,5G落地需要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终端设备的配合,还受到产业链演进和内容丰富度等方面的制约,即便5G的“管道”铺好了,也还需要等待产业链、终端设备等的创新。
他续指,toB领域落地5G难度更大。toC领域的商业模式和用户发展经历了2G、3G、4G几十年的磨合,而toB领域在终端用户、运营商和设备商三方之外,还有行业的集成商等角色,有时候会从三方关系变成四方甚至五方关系。这意味着,toB落地不只要考虑产品技术是否成熟,还要考虑如何让多方得利。
甘斌介绍,外界如今看到的比较成熟的5G toB应用,大部分是华为从2018年和2019年就开始尝试的项目。“如果商业模式不成立,我们可以做一些小规模商用,但不一定能够大规模商用。”
但他同时认为,业界也低估了5G toB的成就,每个案例都可以给运营商、传统行业带来软能力的提升,一旦能够做到规模商用,就说明整个产业链在如何快速部署、快速交付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能力。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亦在10月13日MBBF开场演讲中提到,5G的发展比移动行业预期得更快,目前全球已有176张5G商用网络,部署超过150万个基站。但5G面临的挑战是,目前还只连接了智能手机和工业模组,暂时还没能够连接万物,VR、全息影像、车联网等新应用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全球有超过1万个5G toB项目,但超过一半集中在中国,且尚未找到可持续性更高的商业模式。
胡厚崑认为,移动行业需要准备好迎接XR(扩展现实)。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快速融合,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元宇宙,而XR是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他认为,要支持XR应用,移动网络最起码需要提供不高于10毫秒的网络时延及超过4.6Gbps的下行速率,今天的网络还无法支持,可能需要推进5.5G。
此外,VR发展的里程碑是要达到单月约1000万的活跃用户,才能实现产业的爆发性增长,而目前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的一半。
“要发展1000万用户,就必须要对投显设备和内容进行升级,投显要变得更小、更轻且价格更低,在内容方面,现阶段它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行业能够提供云平台和工具,简化内容开发,并且丰富内容生态,这些是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采取的策略。”胡厚崑建议。
在toB市场,胡厚崑认为,强大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生态发展的时间比华为预期要长,只能逐步向前。
为推动5G技术更快在行业普及,华为内部成立数个军团,集中攻坚。10月11日,华为发文,在3月成立的煤矿军团之外,正式成立海关和港口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和智能光伏军团,将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产品专家、工程专家、销售专家、交付与服务专家全都汇聚在一个部门,提升内部沟通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5G应用的基座在于健全的网络。在5G部署方面,中国、韩国、科威特等国家的5G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20%,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甘斌认为,中国现有约100万5G基站,明年会建设第三期,而4G有400多万站,一共建了七期,所以中国的5G网络下一步仍需要做深做广,一是往乡镇和农村走,二是实现城区的重点场景向全场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