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成为又一家自研服务器CPU(中央处理器)的中国科技企业。财新记者从数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阿里从2019年开始研发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已于年中完成流片,或于近期发布。该芯片采用5纳米工艺打造,是目前制程上最为先进的服务器芯片。
一位接近阿里云的人士称,阿里或在本周云栖大会上发布这款芯片。云栖大会是阿里云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2018年曾在会上宣布成立芯片公司“平头哥”。今年的云栖大会将于10月19日至2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阿里打造Arm芯片早有迹象。5月,阿里在北京召开云峰会,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布,阿里云优化了自己的云操作系统飞天,使其同时兼容x86、Arm等多种芯片架构。当时,张建锋在采访中提到,阿里云2021年的目标之一是要“做深基础”,计划今年开始陆续推出一系列核心的硬件结合软件的产品,包括自有芯片。
在全球,阿里将是第三家拥有自研Arm服务器芯片的云计算厂商,进一步打破英特尔在该市场的垄断。以出货量计,英特尔的x86架构在服务器芯片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份额一度超过99%。
情况从2018年开始转变。2018年11月,美国亚马逊发布了基于Arm架构的首款AWS Graviton芯片及相关云服务。该产品主打性价比,亚马逊宣称,与主流x86架构相比,基于该芯片的云服务可以在某些功能上便宜最多45%。
2019年1月,华为紧随其后,推出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鲲鹏920和泰山服务器,以便在无法获得英特尔芯片时,仍有备用方案。2019年12月,亚马逊又发布了第二代Arm芯片Graviton2。
“AWS做了Graviton之后,阿里云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人家有,你没有,这会被你的大客户认为,是一个竞争弱势。”一位熟悉阿里云决策的人士告诉记者,在阿里云研发Arm芯片的决策过程中,亚马逊的入局是重要因素。
从参数上看,阿里云的芯片性能要强于亚马逊和华为。阿里的芯片采用5纳米制程,单芯片可支持128核,而亚马逊的Graviton2芯片采用7纳米制程和64核,华为的鲲鹏920也采用7纳米制程和64核。
“阿里是奔着世界第一去的,给这款芯片配备了较大的团队,”上述熟悉阿里云决策的人士解释。
但一位芯片业人士向财新记者指出,阿里的领先或许只是暂时的,亚马逊可能会在11月底的re:Invent大会上发布新一代Arm服务器芯片。
华为由于受美国制裁,无法找芯片代工厂生产芯片,已无法按原计划发布鲲鹏930。在今年4月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预计,短期内无法解决鲲鹏芯片代工的问题,但鲲鹏本身是一个Arm的生态,华为仍会坚定不移地去推进。
“一旦鲲鹏生态发展起来了,我相信,会有其它企业设计出CPU来,只是强和弱的问题。这也给整个中国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徐直军表示。
阿里此时入局的好处在于,Arm在服务器市场深耕超过十年,正日益赢得客户认可。从2008年到2018年,Arm一直有意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但由于产品性能不够强大、软件生态不够完善,AMD、高通等芯片企业开发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最后均未能取得成功。
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后,2018年11月,Arm针对数据中心市场发布了Neoverse处理器IP和后续路线图,正式开启了新一波Arm服务器芯片的普及浪潮,其特点是由云计算厂商主导和提供落地场景。
AWS高管Peter DeSantis曾向记者解释,云厂商做芯片的优势在于,非常了解各类客户的需求,且知道在什么时间点去提供一项服务。DeSantis认为,芯片企业开发新产品,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客户,怎么教会客户使用它,而云厂商只要以云服务形式提供就可以,即便是长尾的任务类型,也可以在公有云上找到客户。
2019年,Arm发布N1和E1平台,均采用7纳米制程;2020年发布V1和N2平台,V1可采用7纳米或5纳米制程,N2采用5纳米制程。亚马逊的Graviton2正是基于Arm N1平台开发的芯片。IDC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全球由Arm服务器芯片带来的营业收入,虽然基数仍然很低,但同比增长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