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在造车领域有了阶段性进展。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在2021鸿海科技日上推出三款自主开发的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SUV Model C、纯电轿车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
10月18日是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71岁生日,他亲自驾驶Model E现身发布会,并称这款车是对他“最有意义 、最棒的”生日礼物。郭台铭称,从产品构思、外形设计、电池设计,到机械工程、三电系统、操控内饰等,这三款电动汽车展现了鸿海集团的整体工业实力。
据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介绍,电动巴士将于2022年交付中国台湾当地一家运输公司投入使用;Model C将在2023年上市。
业内普遍认为,富士康进军电动汽车,是在为代工苹果汽车未雨绸缪。此次发布会意在向外界释放其造车实力。在发布会上,鸿海方面亦称,三款车型“是客户规划自身产品时的参考版本,后续可依据客户需求做改动”。
苹果是最早布局汽车产业的手机厂商,早在2014年就在内部启动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欲将软硬件一体化的iOS生态扩张到汽车领域。
彼时汽车制造门槛尚高,苹果又将研发方向调整至自动驾驶系统上。2017年3月,苹果CEO蒂姆·库克接受记者专访时确认,苹果正在研究自主驾驶技术。“我们也认为它是重要的,只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它。”库克说。
多年沉寂和打磨后,苹果距离汽车渐行渐近。2020年12月,路透社披露消息称,苹果计划在2024年推出第一款乘用车。此前,一名苹果前员工告诉记者,苹果造车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代工”。
2021年1月,韩国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对外证实,正与苹果公司讨论为其制造汽车。但现代汽车随后火速撤回该声明。作为苹果手机的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同样希望能够从苹果汽车的订单中分到一杯羹。
在2020年10月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对外展露进军电动汽车的野心,发布了MIH电动模块化平台,宣称为车企提供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服务。彼时,刘扬伟称,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安卓,并在5-7年间市占率达到10%。但是,富士康并不准备生产整车,也不准备推出自己的品牌。
在最近两年里,富士康与近十家企业合作,加码电动汽车产业。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2020年2月,鸿海集团与台湾车企裕隆集团合资设立鸿华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汽车研发。
在2021鸿海科技日上,裕隆集团董事长严陈莉莲称,裕隆集团将成为富士康首个电动汽车客户,旗下LUXGEN以及CMC品牌,未来都将推出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预计将基于MIH平台打造。
当天,富士康还宣布,成立汽车软件研发中心,规划集合集团内部1500名以上软件人才,并在三年内再对外招募1000人以上,打造软件应用生态系统。
“我们已经逐步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并展示了电动汽车硬件。”刘扬伟称,“我们不再是新手了。”
刘扬伟称,鸿海集团的电动汽车“最快明年就会有营收”,较大贡献可能在2023年发生。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鸿海集团营收比重达5%,营收规模目标为300亿美元,其中40%的零配件由鸿海集团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