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爱立信在就5G专利价格对薄公堂。近期,爱立信在美起诉将苹果,这是自2015年苹果起诉爱立信、爱立信反诉以来,双方再次发起诉讼。
爱立信在起诉书中称,2020年底,爱立信开始就包括5G在内的新一轮专利许可颁发与苹果接触,双方谈判持续到2021年10月,期间,苹果坚持认为爱立信的专利许可颁发不符合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原则。
爱立信指控,苹果要求检查爱立信的专利是否属于“关键专利”,“苹果知道,对爱立信拥有的数千项关键专利的侵权、重要性和有效性进行单独裁决,需要在世界各地的数十家法院花费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甚至数人的一生。”
爱立信在起诉书中要求法院判定:爱立信颁发“关键专利”的许可时,遵守了FRAND原则;爱立信在与苹果的许可谈判中遵守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其他法律政策;补偿爱立信的诉讼费用及其他损失。
爱立信于10月19日发给财新的声明称,爱立信会在研发方面进行早期和大量的投资,因此,通过专利许可获得公平补偿的可能性,对于确保在创新方面的新投资和开放、协作的标准化的持续成功非常重要。此案仍在审理中,目前爱立信不会再发表任何评论。
苹果未回复财新的询问。据审理诉讼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地方法院纪录,苹果须在10月25日前对爱立信的诉讼做出回复。法院尚未确定开庭时间。
作为通讯技术服务商,爱立信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也创立新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由国际通讯行业的标准定义会议(standardization meetings)推广,形成行业标准,而这些标准本身,也是爱立信的知识产权,需得到爱立信的许可才能使用。
全球5G通讯的技术标准主要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推广。3GPP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韩国通讯技术协会(TTA)、和北美的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等7个协会共同组织。此前,3GPP已协助制定和推广了全球3G和4G的技术标准。
爱立信于2017年宣布5G手机专利的定价,对每台5G/NR多模式手机,爱立信收取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对于价格低的5G手机,每台收取最低2.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
知识产权许可收入约占爱立信总收入十分之一。据爱立信10月1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爱立信该季度总收入为248亿瑞典克朗,知识产权许可收入为26亿瑞典克朗(约合19.3亿人民币;3亿美元)。2020年,爱立信总收入为937.2亿瑞典克朗,知识产权许可收入为100亿瑞典克朗。
苹果和爱立信都是ETSI成员,根据ETSI的知识产权政策,爱立信应及时申报“关键专利”,并承诺在互惠的前提下,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地授予“关键专利”的许可。“关键专利”,即按标准运行设备时不得不用的专利。
2008年和2015年,苹果与爱立信签署过两轮“关键专利”许可协议。两次协议均为“相互许可”(cross-license)协议,苹果获得爱立信专利许可的同时,也向爱立信颁发许可,允许爱立信使用苹果的专利。
除了向爱立信等通讯技术公司购买专利许可,苹果也直接收购专利,例如,2019年收购微软的部分专利,2012年和爱立信、索尼等创立“明星财团”(Rockstar Consortium),共同拍卖收购破产通讯公司北电网络的专利。
爱立信称,苹果自有的专利体量比爱立信等通讯公司小,因此苹果长期是专利许可费用的净支付者,苹果也因此有动力压低“关键专利”的价格。
2015年,在谈判新专利协议时,苹果起诉爱立信,称爱立信的7个美国专利算不上“关键专利”,要求一一检查和判定爱立信的专利是否属于“关键专利”。爱立信随后反诉。双方最后于2015年年末达成和解,签署专利协定。
爱立信还曾起诉三星,起因也是专利许可报价纠纷。2020年12月,爱立信在美国德州将三星告上法庭,而三星在中国武汉法庭起诉爱立信。双方于2021年5月和解,达成专利的“相互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