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陈启章:做好减污降碳“媒人” 进军氢能细分赛道

2021-10-22 16:15:24

10月22日,带着环保与新能源光环的中自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公司在深耕千亿规模的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市场的基础上,将借力资本市场,进军新能源赛道。“公司积极布局和参与第三次能源革命,已超前布局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包括膜电极、电解水催化剂……”中自科技董事长陈启章对创新满怀激情与执着。他认为:“创新需要有一种奋斗者精神,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从2005年创立到如今成长为手握全流程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中自科技的高成长就是一部奋斗创新史。在几乎由外资催化剂巨头把持的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内,中自科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减污降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我们对标巴斯夫,只做催化剂,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点一点把它做专做精做实,这是我们的一项战略。”陈启章说,“未来,在环保催化剂领域,中自科技要实现天然气、柴油、汽油和氢燃料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嗅觉敏锐 果断抢占尾气治理商机

究竟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催化剂又叫‘触媒’,是舶来品,最早从欧洲进入中国。”在陈启章看来,催化剂就好比媒人,将一对陌生男女介绍认识,开始谈朋友而后结婚。在这个过程中,媒人发挥着作用,但其本身没有任何变化。汽车尾气中有很多的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需要催化剂的作用,使得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的相应标准。

“我进入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纯属机缘巧合。”2005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陈启章认识了四川大学的陈耀强教授,获知后者正在研究机动车尾气催化剂。陈启章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并果断地从航空机电设备领域抽身,积极投入到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

“摩托车尾气催化剂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当时摩托车年产量在1500万辆至1700万辆,而且按照当时计划2009年7月将实施新的摩托车国标,所以我们想抓住这样一个机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人们常说,学校的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是最后一公里的事情,实际上从我的感受来说,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回忆创业初期时的情景,陈启章充满感慨。

和大多数民营企业相似,资金短板始终是中自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标的不断提升,中自科技的主要产品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并不断迭代升级创新,销售收入也经历过两次大的飞跃。一次从2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一次从3亿元提升到10亿元。虽然增长很快,但公司的原材料需要贵金属,得用现款去买,而另一端客户方则有账期,这就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很大的压力。”

怎么办?学习党史为中自科技解决困难、坚定信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陈启章说:“我经常跟同事讲,我们要学习党史,坚定自己的信仰。中国煤炭、柴油、天然气所产生的污染物必须要去处理,环保大气治理在中国一定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好在我们最终挺了过来。”

注重创新 不断打造高品质产品

据陈启章透露,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有将近3亿辆,在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券商称之为千亿级的市场。“公司推出用国六的技术来治理汽车尾气,商业模式上公司希望让老百姓少掏钱,甚至不掏钱,以旧换新,来治理空气污染。”

技术是中自科技得以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核心驱动,其背后是人才的培养与吸纳。陈启章告诉记者,创业初期,催化剂方面的人才非常难寻,需要自己去强化培训,逐步摸索,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中自科技员工总人数500余人,拥有接近200人的研发团队。

自创立以来,在减污降碳的征程中,中自科技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从攻克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到实现自主可控,解决行业关键核心问题;在公司完善的管理体系下,加速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中自科技大约10年前开始从事天然气汽车尾气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这一块的销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达80%。”陈启章表示,“早期客户对于国内产品的质量信心明显不足,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国外产品,但国外产品也有‘掉链子’的时候。有客户把国外产品拿到美国去做测试,结果确实不能满足排放标准。后来我们主动找上门说服客户用我们的产品测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产品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成为该客户的供应商。”

在陈启章看来,客户对于中自科技所有的产品几乎是按照跨国公司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客观上也促使中自科技练就了一身创新的本领。中自科技对标巴斯夫,只做催化剂,公司的研发团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不断比较不断测试,找到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努力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最近公布的诺贝尔化学奖和催化研究有关,陈启章不失时机地鼓励公司研究团队说:“你们能开发出不用贵金属的催化剂,把尾气治理搞定,下一个诺贝尔化学奖或许就是你们的。”

放眼未来 积极进军新能源赛道

陈启章表示,在自主可控的背景下,科创企业、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在天然气产品线方面,中自科技所取得的国六天然气发动机的环保信息公开数量居行业首位,产品性能全行业领先。在柴油机产品线方面,道路国六方面,公司已与云内、玉柴等企业的主流发动机型环保信息公开,并形成批量供货,与国内其他发动机企业正在进行项目匹配开发过程中,陆续将会实现批量供货;非道路国四方面,公司已经与国内主流发动机厂进行匹配标定,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在汽油车产品线方面,公司已形成批量供货,正逐步成为未来2年至3年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点。

“新能源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面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时候,中自科技前期做了比较多的战略规划和未来的市场分析,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和参与第三次能源革命,在解决现实版的污染前提下,公司已超前布局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还包括膜电极、电解水催化剂,以及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等系列新能源产品,特别是要利用公司承担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产业化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契机,做实做强新能源产业。”陈启章说。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