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正在加快勾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
11月8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浙江省要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5000辆,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50座。
为达到上述目标,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产业链上具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同时,氢燃料电池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方案对将产业布局和应用场景有机结合也有明确要求。方案提出,要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两条“氢走廊”。一是依托G92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形成长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二是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围绕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义甬舟”氢走廊。
“从方案内容看,浙江省氢能产业布局规划已经做得非常清晰明确。”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浙江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旨在通过打造升级示范区、省级示范点,形成宁波、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几个城市的产业集群。
除了浙江,各地都在积极制定政策,倒逼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上路。
以三秦古都西安为例,其在11月3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西安要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汽车制造业的40%以上,产销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西安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左右;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提升重载货车、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为实现2030年“纯电”的目标,《意见》提出,自2022年起,西安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全部实现纯电动;力争到2025年,渣土、环卫(中小型)、搅拌、城市客运等车辆实行电动化替代。在硬件配套方面,西安市在2022年要新建成投运集中式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万根,力争到2025年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50个、充电桩2万根。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西安鼓励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瓶颈技术,突破整车控制、车身轻量化、电动汽车底盘、动力电池设计、电池正负极材料、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通过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释放消费需求。大力推广节能车、新能源车使用,2021-2022年广州市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