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专利纠纷之下,构建自主创新技术成市场主流

2021-11-30 10:48:59 作者:赵建民 温礼辉

进入2021年,激光雷达市场突然热闹了起来。由于相较于其他雷达,激光雷达的探测角度更广,障碍物识别能力也较强,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高等级智能驾驶的必备感知设备。该技术的商用大幕也正式拉开,“蔚小理”、北汽、长安、长城等车企纷纷宣布将在下一代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并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投入量产应用。 

在这个热闹舞台上,禾赛科技至今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无论是在融资规模还是融资频次都属于行业内的大手笔,小米、美团、高瓴、百度、安森美半导体、德国博世、光速全球基金、启明创投等跨国集团、知名机构全来捧场,也更加点燃了这个火爆的赛道。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专利布局 

禾赛科技2013年成立于美国硅谷,2014年将总部迁至上海,2016年初禾赛科技开始自主研发激光雷达,逐步进入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2017年,由于机械激光雷达的紧缺,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拿不到激光雷达,此时的禾赛抓住了这个机遇窗口的推出了其40线激光雷达。到2019年时,再技术专利上的抢占,缩短了禾赛科技和全球激光雷达市场龙头“Velodyne”的距离。 

根据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显示,从专利数量上看,禾赛科技在专利数量、PCT申请量上均高于Velodyne,其中PCT申请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在专利全球化布局的策略,由此可见,禾赛科技重视抢占全球激光雷达市场。 

此外,禾赛在不断抢占市场的过程中,也没有落下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护。从专利申请趋势中可以看出,2018-2020年三年,禾赛科技申请了439件专利,占到其专利总数的将近80%。image 

禾赛科技 VS Velodyne 专利申请量(数据来源:智慧芽) 

根据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重点专利对比显示,即使Velodyne在专利数量上面并不占优势,但Velodyne的重点专利被引用的次数要远高于禾赛科技。可以看到专利数量并不完全代表公司的创新能力,其中Velodyne最核心的专利US7969558 B2被引用次数高达400次。 

然而就是这件激光雷达领域的核心专利给禾赛科技带来了不小的麻烦。image 

禾赛科技VS Velodyne 重点专利引用次数点状图(数据来源:智慧芽) 

  与Velodyne的专利纠纷和解之路 

在禾赛科技的业务增长蒸蒸日上的时候,2019年8月,Velodyne分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控禾赛科技侵犯其旋转式激光雷达的基础专利:US7969558 B2(高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 

虽然这次的专利纠纷仅持续了不到一年,禾赛科技也与Velodyne达成了全球和解协议,但从招股书中披露的金额看,禾赛一次性需要支付的和解费是1.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Velodyne从禾赛科技总计获得的和解费加10年专利许可费可能会不低于3.6亿元。image 

禾赛科技VS Velodyne专利诉讼详情(数据来源:智慧芽) 

不过此次签署的专利许可费协议仅限于“旋转式激光雷达”,并不涉及其他类型的激光雷达。根据招股书披露,禾赛科技也开展了对FMCW激光雷达和电子扫描方案的固态式激光雷达的技术布局和积累。 

在测距技术方案中,禾赛采用的微振镜方案已取得专利11项(其中境外专利4项),申请中的专利86项,其中PCT专利申请19项。转镜方案正在申请中的专利16项,其中PCT专利申请1项。电子扫描方案已取得专利1项,申请中的专利8项,其中PCT专利申请2项。FMCW方案申请中的专利 11 项,其中PCT专利申请1项。 

此前的专利诉讼也给一众激光雷达企业留下前车之鉴,以禾赛为代表的激光雷达初创企业要想突破Velodyne 精心利用“558”基础专利打造的专利壁垒以及撼动其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霸主地位,需要利用好时间窗口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找到自主技术的创新之道。 

“创新公司评测室”:一级市场及科创板权威媒体科创板日报联合智慧芽发起,旨在研究公司科创实力,凭借企业科创力评估模型,从技术质量、专利布局、技术影响力、公司竞争力、研发规模和稳定性等维度挖掘最具科创实力的公司。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