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美医疗”)科创板IPO申请近日获受理,公司拟募集20亿元资金,用于投入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临床研究企业端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独立影像评估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等。
作为国内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太美医疗近年发展较快,最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24.75%,且公司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备受资本青睐。
不过,太美医疗亦存在隐忧。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太美医疗核心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销售费用逐年攀升。此外,公司尚有近亿元商誉悬顶,子公司接连的亏损,使得公司面临商誉减值压力。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太美医疗成立于2013年6月,是国内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和服务覆盖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环节,公司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可分为TrialOS医药研发协作平台、数字化解决方案、临床运营服务三大类别。
长期以来,得益于多年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国外医药数字化厂商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的不断重视,以太美医疗为代表的国内医药数字化厂商发展迅速。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太美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0.6亿元、1.87亿元、3.03亿元、1.88亿元,公司近年营收增长较快,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4.75%。
尽管营收增速较快,但受研发支出、股份支付费用及人工成本较高等因素拖累,太美医疗目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
招股书披露,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太美医疗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依次为-1.83亿元、-3.89亿元、-5.24亿元、-1.58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层面累计未弥补亏损高达-4.64亿元。
从具体业务看,报告期内,太美医疗主要收入来自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临床运营服务,而TrialOS医药研发协作平台是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支撑平台,不单独产生收入。
其中,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为太美医疗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分别实现收入0.51亿元、1.6亿元、2.65亿元、1.73亿元,占营收比重依次为84.34%、85.22%、87.58%、91.74%。
此外,太美医疗还为客户提供临床运营服务,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收入分别为939.2万元、2558.82万元、2979.22万元、1554.21万元,占营收比重依次为15.66%、13.66%、9.83%、8.26%。
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由于政策利好与技术发展等因素推动,太美医疗所处的医药数字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医药行业数字化覆盖药物研发至市场营销的全生命周期,目前行业通常用医疗云来做整体指代,据GlobalMarketInsights统计,医疗保健云计算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超过299亿美元,且预计2021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3.4%。
同时,市场调查机构GlobalIndustryAnalyst在研究报告《医疗保健云计算——全球市场轨迹与分析》中指出,全球医疗保健云计算市场预计将以19.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增长到768亿美元。
而国内市场方面,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19年至2024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8%。
根据IDC2020年11月发布的相关报告,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研发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厂商中,太美医疗以14.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位;同时根据中国医药健康信息化联盟发布的《CIAPH中国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调研2021年度报告》,太美医疗在药物警戒系统、数字化营销系统使用数量的调研统计中位列第一。
截至2021年6月30日,太美医疗累计与约1000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及CRO企业开展业务;累计为超过360家医院/临床研究机构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对接34个国家/地区监管机构的不良反应数据库。
或许因为看好医药数字化赛道以及公司行业领先的优势,太美医疗也备受资本青睐。记者注意到,自成立以来,太美医疗已完成多轮融资,其中不乏获得高瓴创投、云锋基金、软银中国、凯风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的支持。
譬如,2020年9月28日,太美医疗科技宣称完成总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据悉,此轮融资由腾讯、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等领投,晨兴资本、经纬中国、浙商创投、软银中国、凯风创投、常春藤资本、未来启创基金、凡卓资本跟投。
此外,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本次发行前的前十名股东情况,林芝腾讯、经纬创腾、五源晨熹、南京凯元、北极光正源、苏州赛富等知名投资机构均在其名列,并分别持有公司10.43%、9.38%、3.84%、3.83%、3.77%、3.2%的股份。
核心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
尽管市场地位领先且公司收入增长较快,但太美医疗亦存在隐忧。
记者注意到,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太美医疗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61%、47.44%、40.94%、39.24%,呈现出波动下滑趋势。
与同业相比,在招股书中,太美医疗将Veeva、Medidata、医渡科技等5家公司列为可比公司,报告期内,五家公司平均毛利率依次为48.81%、47.31%、40.57%、49.83%,可见,尽管2019年与2020年太美医疗毛利率尚能与同业平均值持平,但今年上半年已大幅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占据公司八成以上营收的核心业务,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也在下滑。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82%、52.27%、48.25%、44.26%,呈持续下滑趋势。
除了毛利率备受关注外,销售费用亦是投资者关注重点。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太美医疗销售费用分别为3005.05万元、6297.61万元、9647.71万元、7058.2万元,呈逐年增长态势。
不仅销售费用逐年攀升,太美医疗销售费用率维持较高水平。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太美医疗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0.11%、33.61%、31.84%、37.5%,与同业相比,报告期内五家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依次为35.72%、16.91%、15.54%、21.68%,可见,报告期内太美医疗销售费用率均高于同业平均值。
此外,太美医疗尚有近亿元商誉悬顶,存在一定的商誉减值风险。
2019年,太美医疗因收购软素科技和诺铭科技合计形成商誉1.61亿元。然而,因软素科技经营业绩未达收购时的承诺金额,太美医疗对因收购软素科技产生的商誉分别于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计提了2948.35万元和3463.42万元的商誉减值损失。
截至2021年6月30日,太美医疗商誉账面价值为9700.8万元,其中因收购软素科技、诺铭科技产生的商誉账面价值分别为7552.84万元、2147.96万元。
记者注意到,2020年与2021年上半年,软素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2119.51万元、-2813.84万元,可见,软素科技近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而子公司如此经营状况也给太美医疗造成了不小的商誉减值压力。
太美医疗坦言,“受下游医药行业的景气度影响,如果后续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或医药行业政策收紧、出现需求趋势性下降,亦或软素科技和诺铭科技未能有效提升研发能力推出新产品或客户拓展未达预期,均可能导致软素科技和诺铭科技在未来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