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猜纳府大米研究中心,一块块长5米、宽3米的试验田里,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每块稻田旁都竖着一块牌子,标明稻谷的品种、特性和种植方法。“我们正在参加优质水稻品种竞赛。这48块试验田几个月后就将迎来收获期,届时我们将根据口味、产量、耐病虫等标准,推选3个最好的品种。”猜纳府大米研究中心主任巴塔娜说。
大米种植是泰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泰国大米种植面积6931万莱(1莱约合2.4亩),约占全国农业用地的46%,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有416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65%。为了不断提高大米种植产量、培育更多优质稻种,泰国政府十分重视水稻科研,不仅设立了全国性水稻研究所,还在全国设有28个大米研究中心。每个中心负责若干个府的稻谷研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稻谷科研网络。
猜纳府大米研究中心参与的这次优质水稻品种竞赛,由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组织,由当地大学、农户、协会等提供共48种稻种,在猜纳、彭世洛、孔敬3个大米研究中心同时种植,以研究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哪些稻种品质最好。最终在香米、硬质大米、软质大米3个种类中各选出一个最优稻种,再进行全国推广。
“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大米研究、品种培育和技术传播三大任务,目的是让更多农户种上优质稻种。”巴塔娜说,研究中心需要在试验种植的基础上,不断推出优质新品种,淘汰退化品种。“新品种不仅要在品质、口感上有所提高,还要有更强的应对气候变化、病虫害能力,并且是市场需要的。例如,18号品种就是由口感好的品种和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结合改良而成的,20号更抗旱、22号成长更快。”据介绍,每个新品种从研发到完善成熟需要近20年时间。新品种只有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批准认可后,才能推广种植。猜纳府大米研究中心研发的品种主要是适宜泰国中部种植的硬质大米和软质大米。
每个大米研究中心都设有农民服务中心,向当地农民传授大米种植技术。罕咯县农民威奈告诉本报记者:“我种了34莱稻谷,每年两季,能卖上百万泰铢(1美元约合33泰铢)。村里几十户农民组成了合作社,政府给予优质种子、种植技术、防治病虫等方面的支持。农户投入少了,产量却高了,靠的就是优质稻种和现代种植技术。”
泰国国家稻米政策管理委员会通过的《国家稻米五年计划战略(2020—2024)》,提出用5年时间研发包括软米、硬米、香米、高营养米在内的12种新水稻品种,突出“短、矮、大、优”特质。为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泰国国家粮食工作小组委员会提出2021/2022年度采取“精减”措施,在缩减全国稻米种植面积的同时,更专注于研发生产全球市场最畅销的茉莉香米等5种稻米品种。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查伦表示,为了促进出口,种植者必须根据各国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的大米品种,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要。
“发展农业要培养智慧农民,在信息研究、农产品技术、农业管理等各个环节更多运用现代技术。”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差林猜表示,通过研究培育大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不仅将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还能使农民收入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