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这部《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生物经济”的概念。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发展生物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划》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开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七项重大工程。
王翔介绍,《规划》从四个方面部署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一是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培育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三是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引导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四是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工信部将推动加快前沿技术发展,加强前沿和原始创新领域布局,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迈进。同时,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补齐短板;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此外,工信部将支持医药企业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共同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工信部还将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结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同时,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规划》将“坚持风险可控”作为发展生物经济的五大原则之一,明确到2025年“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王翔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生物安全科研和生产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生产和调度效能;加强对各类生物安全风险监管,强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科技支撑;完善各类疫情监测预警防控体系,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将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监管制度,开展生物资源全面普查。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表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是生物领域技术创新的基石,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次发布的《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在高通量基因测序、生物检测、合成生物、细胞治疗、中医药治疗、生物计算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生物产业、发展生物经济、培育形成新动能,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世界生物科技强国建设将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