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城市后花园春色美如画

2023-03-17 15:48:26 作者:穆骋 谢东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4日,渭南市委宣传部、临渭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城市后花园 春来焕新颜”采风活动。活动吸引了19家媒体近30名记者参与,大家踏着春天的节拍,感受渭南主城区南塬的美丽风光。

南塬3号沟、南塬生态郊野公园、自行车运动公园、桃花源民俗文化园、桥南镇天留村……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不断映入眼帘,大家在肯定城区绿色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幸福与美好。

1e5987ded20457a71d4bd73751746393

从南塬俯瞰湭河川道春色如画(资料照片)

打造绿色生活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针对广大群众对“绿色生活”的需求,临渭区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数百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渭南市发改委家属院位于仓程路南段东侧,有砖混结构住宅楼2栋,居住着50户,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该小区通过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换,修建活动中心与休闲广场,增加楼梯间软包扶手,添加楼层休息座椅等适老化设施,满足小区内老年居民出行及休闲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南塬3号沟位于主城区以南韩马陂塘上游,受地形地貌影响,遇强降雨时极易产生高含泥沙洪水,影响主城区防汛安全。为了解决泥水入城问题,临渭区相关部门按照“上拦下排、蓄浑排清”思路,采取“沟头截水、沟内蓄水、沟底排水”的方式和“两拦一蓄一滞”措施,分别对西沟、小西沟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对二号涵闸和韩马陂塘进行清淤和提升改造,新建马冢沟淤地坝。项目完成后,总库容将达50万余立方米,有效减轻城市防洪压力,彻底解决泥水进城问题。

为推进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临渭区绿化委员会组织市、区两级60多家单位约1800余人,在临渭区创新创业基地开展系列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国槐、红叶李、白皮松、栾树、紫荆、石楠等苗木9800余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30多亩。一排排树苗错落有致,迎风挺立,为双创基地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桥南镇天留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88户1071人,近年来,天留村党支部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天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生态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

发展绿色经济 创造美好新“钱”景▼

为扩展广大市民休闲活动空间,临渭区修建了休闲、健身两不误的“自行车运动公园”。据了解,“自行车慢道”位于临渭区创新创业基地东北角,按照国家三级公路标准建设,可承办国家级自行车赛事。道路两侧各建设20米至30米的绿化带,景观及绿化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微风阵阵、鸟语花香,热爱自然与运动的市民可以漫步于此,享受独属于春天的美好。

距离渭南城区26公里的桥南镇,坐落着以航天测控装备为核心的渭南航天生态园。生态园在保持村落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人文景观。2017年,渭南航天生态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驱车于此,体验科技与自然融合之美。

“寻幽何必去远方,几处烟村在身旁。楼台庭院,青砖碧瓦;古道铃声,叮咚悠扬……”位于市区8公里的渭南市紫阳仰韶文化遗址——三张镇紫阳村零河河谷,有一处“桃花源”。桃花源景区以自然地形为依托,营造出百亩桃园环抱的湖光山水,池塘桥廊诠释了桃花源的完美意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园等,吸引着众多市民休闲时前来“打卡”。

在崇凝镇竹冯村的村史馆内,收录了很多封抗战家书,如今已经成为村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临渭区崇凝镇是渭华起义的发祥地之一,诞生了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28年,渭华起义发生。1938年,王孝慈等一批又一批的竹冯人前仆后继……”竹冯村村干部介绍。竹冯村史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分为“渭华起义、抗战家书、竹冯人物、竹冯农耕、乡村振兴”五个单元,讲述竹冯村的红色故事和奋斗历程,吸引着众多群众来这里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如今,这个赓续红色血脉的英雄村在“绿色发展”上也下足了功夫,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临渭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推动临渭区打造全域旅游,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