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十大模式”赋能 产业引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5-25 15:57:55

本网报道(记者 宋菲菲)5月25日,在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义谈到,近年来,渭南市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和农村改革各项工作,紧扣渭南特色主导产业优势,制定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十四条措施,探索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十大模式”,走出了一条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模式新颖、参与广泛的产业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2023052506505844-2048x1504

一是供销合作模式。对于主导产业明晰的村,加强与供销等经营性机构合作,通过联建、共建市场主体,解决农资集中采购和农产品销售问题,增加集体收入。二是产业带动模式。对于靠厂、近城、农业产业集中的村,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搭建电商平台,兴办交易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集体收入。三是“筑巢引凤”模式。对于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的村,通过新建标准厂房、仓储中心、专业市场等,采取招商引资、出租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四是资源唤醒模式。对于有闲置存量资源的村,通过承包、转租、投资、入股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五是要素入股模式。对于集体资产、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相对集中的村,引导村集体参与入股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六是服务创收模式。对于乡土人才和留守人员集中的村,通过成立专业综合服务机构,开展家政、物业、托养、劳务信息、设施维护、技能培训等有偿服务,作为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增加集体收入。七是文化旅游模式。对于有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优势的村,通过打造特色村落,开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田园康养、商业演出、农家乐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八是村村联建模式。对于村情相近、资源相连、产业相同的村,通过成立联合党组织等方式,推动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增加集体收入。九是异地置业模式。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区位偏僻、发展滞后的村,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潜力,通过治理复垦取得的建设用地指标,采取企业合作、政府帮扶等形式,在中心镇、工业园区、商贸园区等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建商铺、店铺等经营性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十是项目承接模式。对于有一定专业能力和基本条件的村,通过承接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建设,增加集体收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渭南全市共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04个,其中镇级33个、村级1962个、组级9个。去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总额2.25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474个村实现经营收益分红,分红总额达3629万元,惠及成员10.8654万人。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