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中是蒲城县焦庄中学的简称,坐落在蒲城县孙镇焦庄村。其前身为近代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部属将领、省政协原常委孙辅丞于1938年2月建起的私立崇实中学。该校以教育救国为宗旨,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聘任进步人士执教,其中不少教师是中共地下党员。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曾在该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崇实中学成为公办,曾一度被改制为渭南地区初级速成师范学校,后又改为蒲城初级师范,1956年正式更名为蒲城县焦庄中学(初级中学)。
焦庄村距蒲城县城约20公里,焦中建在焦庄村西北方向,坐北朝南,南低北高。从南校门进入,需上两三个小坡,方能到达中心教学区。校区南边的几排建筑为教职工住房,西边有几个小院子,分别为女生院、图书馆、实验室和男生宿舍。中部为校领导办公用房、会议室、教职工食堂、水灶和教职工篮球场,北边整齐排列着的几幢高大的厦子房,是学生上课用的教室;全校共有这样的教室20余间。教室后边有一个较大的校内广场,北端建有舞台,全校师生大会和文艺演出活动一般在这里举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焦中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蒲城县乃至陕西省名列前茅。那时候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小学教育尚未完全普及,中学教育成了稀缺,方圆三四十里的学生都赶去焦中上学,也吸引了周围几个县的学生前来就读。在蒲城县东部一带和周边县,谁家孩子能上焦中,那家人在十里八乡都脸面有光。省和地区对中学教育十分重视,在全省范围内调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和加强焦中教师队伍,并不断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校园环境,使该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省一流水平。因此,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高,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欢迎。建校以来,考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毕业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
除了给国家贡献各类人才外,焦中在当地产生的重大影响,还源于持续不断的文艺宣传和配合形势教育的送戏下乡。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农村巡回演出的反映对敌斗争的现代眉户剧《海防线上》、反映合作化时期农村两种思想交锋的《夺印》、六十年代演出的秦腔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这些剧目都是该校师生自导自演的,每到一地,演出现场常常人山人海。该校还积极配合农情实际搞宣传,为农民群众鼓劲加油。有一年夏收期间,该校师生组成文艺宣传小分队奔赴农村演出,他们因地制宜,在打麦场、麦垛边随机演出,形式灵活多样,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风靡一时的女声独唱歌曲《麦浪滚滚》,就是在那个时期唱红大半个蒲城的。
原教职工食堂
焦中曾经更名为蒲城县东方红中学,有一两年停止招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七十年代初,设立高中部,开始招收高中生。第一届高中生由初中的69级、70级合并而成。尽管学生们知识水平和年龄有一定差距,但能就近上高中,大家还是十分高兴的。高中部设立后,学校继续开办初中。与现在不同的是,初、高中学制均为两年。班级也比照军队的编制设立,一个排三个班,三个排为一个连。第一届高中共有三个连九个排。每个排设立一个团支部,团支部书记和排长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
从第一届高中生开始,焦中教学逐步走向正轨,学习风气逐渐浓厚。由于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从全县著名高中调入,同学们对他们的课非常感兴趣,多年以后,老同学们聚在一起,常常回忆起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会情不自禁地谈起哪位老师的数学课轻松愉快,哪位老师的物理课风趣幽默,哪位老师俄语课讲得干脆利索等等。在第一届高中生心目中留下突出印象的,莫过于第一学期的语文考试。那次语文考试有一个围绕前苏联题为《晴朗的天空》的文章的分析题,要求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既要讲清该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个论点,并有步骤有条理地加以论证。那样的题型同学们大多没有见过,因而引起极大的好奇心,激发了大家深入思考的热情。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读后感,观点五花八门。考试结束后,老师把部分优秀答卷张贴在全校展览,并在课堂上对正确观点作了讲解,帮助同学们更深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那次考试影响较大,以致考试结束之后很长时间,校园内都在议论这个话题。
在抓好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忆苦思甜和学工学农等活动。邀请苦大仇深的翻身农民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述旧社会对农民群众的压迫和剥削,告诫学生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校还运用吃忆苦饭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历史,永不忘本。不少班级主动走出去,同农村生产队、林场、工厂等单位结对子,开展向工人农民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们思想教育的内容。
1976年,焦庄中学高中部整体搬迁到距该校五六公里的孙镇,成为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同时更名为孙镇中学。焦中初中部后来也被撤销,焦庄中学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