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充分发挥餐饮业促消费、稳就业积极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合力,聚焦发展重点、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安康味道”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全市美食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加强统筹协调,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始终把美食产业作为全市生态旅游产业链中的重点产业来抓,突出政策引导,注重顶层设计,把准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带领考察组对链主企业莲花餐饮、金洲美食、睿智餐饮等进行实地调研,赴省内外及各县区实地考察调研餐饮企业经营现状、管理水平、食品卫生管控、菜品研发创新等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理清思路、瞄准方向。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牵头制发了《安康美食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和链长制工作专班及成员单位职责任务、链长制工作考核办法、链长制工作机制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一名责任链长、一个专班推动、一个部门牵头、一套方案推进、一套考核细则”的工作落实机制。三是统筹协调推进。印发《关于成立落实全市重点产业链工作任务专班的通知》,建立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推动各县(市、区)对标出台美食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产业链“一图五单”,形成抓产业、抓链条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细化工作举措,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始终坚持政策引导、项目建设、产业规划一体发力,推动美食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聚力政策支持。印发《关于促进全市餐饮住宿旅游消费八条措施》《安康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级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梳理美食产业政策清单,联合市金融办构建“富硒食品产业链+贷款主办行”制度,充分发挥省市产业链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工业技改等专项基金支持引导作用,落实重点餐饮企业“亲商助企”联系帮扶机制,不断加大美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二是聚力项目建设。明确安康美食产业链有链主企业27家,谋划储备美食产业链项目13个。围绕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链策划包装9个重点项目,经开区创新中心、自嗨锅菜肴西北生产基地、石泉科技成果交流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投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小店经济”,推荐西城坊为全省首批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汉城国际商业街认定为第二批省级示范步行街。三是聚力产业发展。把预制菜产业作为美食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牵头起草《安康市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安康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积极组织“知味陕西·品味安康”餐饮消费季活动,推动全市各县区筹备开展餐饮促销费活动26场次。2022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85.69亿元,增长5.9%;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8%,占GDP总额的6.75%,为稳定市场消费、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宣传引导,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始终把“安康味道”餐饮品牌打造作为根本目标,深入挖掘和传承安康地域特色美食文化。一是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印发《安康市推进“安康味道”系列美食品牌建设工作方案》,聚焦“安康味道”品牌商标管理使用、特色美食打造、美食步行街建设等15项重点任务,明确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印发《“安康味道”五名认定工作方案》,采取推荐申报、上门考察、查阅资料、现场评审、技能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表彰认定“安康味道”名店”20家、名宴15个、名菜20道、名小吃20个、名厨15名,进一步挖掘提升创新安康美食特色小吃、特色菜肴、传统宴席,聚力打造“安康味道”美食品牌。二是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以活动为媒抓提升、促消费、树形象,积极组织餐饮企业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第三届陕西面食大会暨陕西面食品牌盛典、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美食展等国际国内展会。组织举办安康毛绒玩具主题街区美食季、第八届安康富硒美食文化展、安康市第六届烹饪技能大赛、“安康味道”特色主题宴席展、安康特色美食品鉴会等系列活动,搭建餐饮业交流发展平台,不断提高我市美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有效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安康新闻、金州播报等电视栏目和安康旅游、安康融媒,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端开展美食产业宣传引导。指导各县区梳理紫阳蒸盆子、石泉蚕乡宴、旬阳八大件、白河三点水等特色非遗美食资源,编制印刷非遗美食地图,发掘打造非遗美食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