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是中华民族圣地,也是是陕西煤炭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依托矿产资源禀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加快建设“三区一高地”战略宗旨,紧扣工业经济稳煤、增电、促转化、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以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以增资扩产保“稳”、以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果,谋划推进一批促转型、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现产业循环。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采掘、煤化工、煤电及原煤洗选工业为主、兼顾其他的煤炭全产业共同开发的链式工业产业结构。特别是黄陵矿业公司以绿色低碳、智能增效为核心,打造了“煤炭洗选—精煤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煤炭洗选—煤泥煤矸石发电—灰渣”制建材和“煤炭开采—燃煤发电”输送电力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持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稳产保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延安市黄陵县有序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疫情、环保管理,支持企业稳产稳销,稳住经济大盘。2022年,生产原煤3033万吨、精洗煤249万吨、焦炭220万吨、化工产品38万吨、发电量35亿度。
在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控方面,建立了日监测周调度经济运行制度,推动22条稳经济保增长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5.5亿元、提供贷款10.4亿元。同时,争取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000万元、科技产业园双创区(一期)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项目奖补资金290万元、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奖补资金50万元、生产工艺技术改造资金200万元。
在打造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发挥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作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42家,孵化载体3家,入驻企业达到84家,引进高专人才149人。实施市级科技项目9个,汇集科研成果462项、专利379 项。
在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当面,黄陵县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及时向企业传达中省市县相关奖补政策,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到应补尽补,尽早兑现,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积极构建政银企平台,推进银企合作,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组织协调企业参加各类工业产品宣传、展示及推介销售活动;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按照欠款不清零,责任不减,力度不减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强化对企业投诉问题线索核实处理,全面完成清欠工作任务,及时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699.36万元,连续多年实现全部清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3月21日在陕西久泰荣昇煤炭洗选有限公司座谈
开拓创新,加速工业提质增效
通过坚定不移的支持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进行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数字赋能助力煤炭采掘行业整体再突出安全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节能降耗,提升利润空间。2014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开展智能矿井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对水、火、瓦斯等灾害治理,探索出管用、实用、治得住的办法,形成了全链条全覆盖的安全智能风险管控体系,“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取得了“八个全国第一”,为全国煤炭行业提供了煤矿智能化领域可复制借鉴的“黄陵模式”,获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第一批第一个重点实验室称号。黄陵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承办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有力推动煤炭生产方式加快实现根本性变革,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充分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柔性技术人才引进,引入何满朝院士等一批智库团队,推行煤炭开采“110/N00”新工法,最大限度回收利用资源,实现煤炭安全、绿色、高效、节约利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县内符合条件的矿井110工法全覆盖,从而提高全县煤炭资源采出率,实现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大力支持黄陵一号井200万吨/年、瑞能煤业60万吨/年、双龙煤业150万吨/年产能核增工作。在实施新工法过程中研发新的开采装备,配套对应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开采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融合发展。
黄陵县紧紧围节能降碳增效创新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煤化工新型经济体系。全县现已建成260万吨焦炭,30万吨甲醇,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粗苯等化产系统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2022年对现有产业链进行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投资7.1亿元完成燃料煤场、焦场全封闭、负压装煤、干法脱硫、扬尘在线监测、水循环利用等项目,全面提升环保基础建设,最大程度的实现生态环境和生产经营有效互惠共赢。紧盯现代煤化工产业市场前景,向甲醇制LNG方向拓展,并结合煤转化联产电能、燃料及化学品的多向技术路线,积极选择发展科学可行的煤基多联产路线。
立足长远,实现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延长煤炭产业链,提升原煤经济价值的煤电转化发展思路,依托陕北-武汉电源点规划,科学布局芽庄、白石和闫庄电源点建设规划,现已建成黄陵店头电厂一期2×660MW项目,年发电量72亿度,年产值22亿元;黄陵矿业黄陵发电公司2×100MW电厂(二期),总投资83亿元,计划2023年全面开工建设,2026年建成投产,年发电量110亿度,年产值30亿元。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73万千瓦,每年可消耗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工业固废约280万吨,年废水回收约200万吨,发电量约35亿度,产值约8.5亿元。建成两处瓦斯发电公司,分别是黄陵新泰能源有限公司和陕西华泰汇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陵二号电厂,年发电约1亿度,年产值约5000万元。建成投产的粉煤灰砖厂拥有年生产能力为1亿块的粉煤灰蒸压砖生产线和年生产能力为10万m³粉煤灰加气块生产线。国内目前最大煤矸石制陶粒循环利用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年生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年可消纳煤矸石等固体废物150万吨以上,产值约6亿元,实现利税约8000万元,彻底实现煤炭资源全部利用,真正做到零排放。
延安市黄陵县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为抓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核心,制定“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强化大招商、招大商和产业链招商。围绕装备制造、高端能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领域,精心谋划包装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谋划项目“四张清单”。强化精准招商引资,积极与广州、江苏等友好城市和发达地区之间产业对接,加强与央企合作,推进专业化、信息化招商。紧盯项目“谋划、招引、争取、开工、在建、投产”六个环节,用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相关政策,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发展重要机遇,按照《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大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规模”和《延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关于“扩大单晶硅和光伏组件产品规模”等鼓励导向政策,发挥黄陵矿区大型煤电基地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推动实施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82亿元,设计建设10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装、20GW单晶方棒+10GW单晶硅片以及下游20GW电池、20GW光伏组件等,建成后年产值约723亿元。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要求,争做降碳发展领跑者,充分利用黄陵煤矸石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打造CCUS完整的产业链项目,是首个碳捕集和利用紧密结合,多路径实现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产业化科研示范项目。
通过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建设,打造出一大批工业经济应用场景和生产全环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提质上档;在工业集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工作,加快高新区信息化建设,成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网络,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成熟的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模式,建立高水平产业园区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和立体式信息服务系统,加速园区信息化进度,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履职尽责,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安全监管工作中,黄陵县坚持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路,牢固树立风险可控可防、隐患可查可治理念,坚决扛起防范化解煤矿重大风险和遏制安全事故的政治责任,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目标任务,以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的落实为基础,狠抓安全排查,强化基础建设,深化“双控”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中省市关于煤矿企业复产复工验收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注重人防技防相结合,落实安全生产15条重要举措,每月召开煤矿安全工作例会,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全面推进煤矿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治本攻坚,认真开展煤矿安全监管精准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
加强工业建设的宏观管理,构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平衡两者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效益。通过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持续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为优质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基本完成淘汰砖瓦轮窑拆除工作,通过市级验收;切实做好煤炭洗选企业整治、“散乱污”综合整治以及三大保卫战,提升全县工业企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