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地处陕北能源重化工区和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汇地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7亿吨,年产原煤3000万吨以上,是陕西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近年来,黄陵县通过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调整矿产开发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推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个工作面是国内最先进的基于透明地质开采技术的智能化工作面,解决了以往智能化开采中自适应能力差、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近日,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机电部技术人员赵鹏向我们介绍着智能化无人综采技术。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倡导节约集约发展理念,多年来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积极探索5G+透明地质精准开采、110工法+透明地质开采技术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煤炭回收率与智能化水平,减少掘进量,可多回收煤炭25.1万吨,形成了“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少掘进一条巷道,降低生产成本,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综采一队技术员张金良说。
煤矸石作为煤炭工业固废之一,“双碳”目标下,如何做到实现煤矸石零排放?黄陵矿业二号煤矿积极探索并实现了国际领先的矸石井下浆体填充技术,做到矸石不升井、零排放,消除了环境污染风险。每年可处置矸石20万吨,节约资金400余万元,开创了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总工程师华军介绍:“形成了小型化、轻量化、集约化装备作业线,以安全、绿色、经济、高效的方法解决了矿井排放难题,实现了掘进矸石不升井,彻底解决和消除了矸石占地堆积带来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
在黄陵县双龙煤业矸石山生态治理现场,昔日呛鼻的矸石山如今已变成被绿色覆盖、鲜花遍野、瓜果飘香的青山田园。40余亩以“恢复生态、润泽自然”为设计理念的生态农业苑,正是由十年前的矸石山“变身”而来,历史遗留的矸石山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打卡地”。“通过改造以后种了好多花,都绿色了,还有山楂园、蔬菜大棚,我每天下午把娃带到这里来玩一下感觉很欣慰。”职工家属张梅梅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从2020年起,双龙煤业将废弃的矸石山作为扩容改造的“主战场”,打造出集生态恢复和现代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苑,走出了固废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现代化绿色矿山。
从智能采煤到智能快掘再到绿色低碳发展,黄陵县秉承“崇尚自然、珍惜资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施策、依法监管,护卫净土、守住青山”全新理念,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使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与煤矿建设生产同步进行和谐发展,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举措、新机制,取得了可喜成绩。2022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14.1亿元,位列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A等次,跻身“西部百强县”第63位并连续5年荣登榜单,2023年1月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黄陵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张胜利介绍:“黄陵集中整合配置矿权12个,市场配置矿权5个。引进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及薄煤层110工法等先进技术工艺,开发利用率由40%提高到了70%以上。矸石山生态治理探索出建设生态农业院和生态修复示范区的成功模式。矿产资源采矿、选矿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黄陵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定位,扎实开展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推动自然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陵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清喜说:“黄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依托资源禀赋与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提高矿产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新条件、新途径,同时引进先进工艺,优化空间格局,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节约集约示范效应,实现了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高效的资源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