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安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安康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康波介绍,为切实做好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工作,安康法院紧扣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提质效、优服务、强保障,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坚持以企业视角强化服务举措,最大限度减轻诉讼对中小微企业的不良影响,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今年1-8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4256件,调撤9553件,调撤率67.01%。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92.33%。全市法院审限内结案率99.82%,平均审理时间26.52天,同比缩短1.64天;积极落实民事、行政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文书生成、网上签名,持续推进集约送达、电子送达。今年3月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诉讼文书电子送达成功率为95.12%。安康中院诉讼服务综合质效排名全省中级法院第一。
安康法院率先开展“三秦锐士·2023”涉民营企业积案集中执行行动,攻坚执行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相关案件。全市共计执结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961件,执结金额4.6亿元,其中执行完毕案件359件,执行完毕率达37.36%;深入开展“两包一解”工作,召开座谈会、入企问需会18场,协调解决问题23个;研究出台《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涉企法律指引》,向企业输送法律风险提示50条。试点推动“法官进百企 法治赋新能”活动,开展法治培训;发送《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讲政策;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强化案例示范效果,落实落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
安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正县级侦查员杨文浩表示,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认真贯彻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以深化“警民共建一家亲”为民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市县分局班子成员、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基层所队长包抓联系的重点项目“警长制”,在全市重点项目和企业,逐一落实市级警长36人、县级警长227人、镇级警长266人,做到市县镇三级紧密联动、一对一精准包联。
同时,安康市公安局加强与发改、市场监管、政务服务中心、招商局、综治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联动对接,动态掌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基本情况和服务保障需求,细化《重点项目“警长制”推进措施清单》,明确22个警种部门具体工作责任,压实77项服务保障具体工作措施,坚持领导带头、市县一体、全警行动、精准服务;落实网格布警、一企一警措施,出台《重点项目企业警务室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警务室市县镇三级警长具体职责、“一室一警或多警+辅警”警力配置、工作制度、办公用房配备、外观标示、基础台账、培训教育、考核与奖惩等规范,在重点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工地、重点企业建立规范化驻企警务室381个,“警长制”专班进驻企业、项目工地974家,创新平安警企联创联建等“六联”机制,推动驻企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厘米”。
安康市司法局副局长聂宝铖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说,安康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省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制定出台《安康市司法行政机关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若干措施》,立足司法行政职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奋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全市已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各镇(街道)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同时,联合市律师协会发起组建“安康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健全工作机制,公布联系方式,截至目前,124名公益律师共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法治体检”1370次、帮助预防合同法律风险124件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32场次、举办法治讲座108场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