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文斌摄
本报渭南报道(记者 李文斌)9月14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副局长卢青锋介绍了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情况。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卢青锋介绍,2022年6月渭南市正式启动农创谷建设,建设一年来,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农创谷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农业强市贡献了科技力量。农创谷工作成效在《陕西日报》专版刊载,“农科院+”模式等2个案例成功入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强化组织保障,合力推动建设
聘请管晓宏、张涌2名院士为“渭南市人民政府高级顾问”,建立由11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农创谷建设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市政府还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管委会签订2份战略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快推动农创谷建设。农创谷建设作为秦创原(渭南)亮点工作,列入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2个纲领性文件,重点推动建设。
市农科院建设的蒲城西甜瓜试验站于今年5月提前揭牌启用。渭南师范学院与渭南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突出示范带动,强化“一核”引领
以“一核”建设为着力点,引领“两翼+N产业链”平台建设。大荔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创业孵化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现代农业数字展销中心等一期建设已完成。建设安仁伏坡等5个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示范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冬枣试验示范站建成展示园30亩,展示鲜食枣新优品系40余个。
紧抓工作重点,深化“两翼”协同
积极推动蒲城高新区环保农资加工和渭南高新区北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驱动“两翼”发展。蒲城高新区入驻环保农资企业7家,美邦药业实现上市,麦可罗公司申报的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农用微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功获批。渭南高新区积极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发展,今年上半年,粮油、乳制品、食品酵素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产值累计完成40亿元以上。
彰显县域特色,推动“多点”支撑
按照“一县一业一创新平台”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富平县设立了奶山羊和柿子产业研究院,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富平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创新载体选育新品种成效显著,苹果新品种“瑞香红”等3个新品种通过国审,陕垦豆8号等4个新品种通过省审。各类创新载体孵化企业28家,举办创新创业活动300余场次。重点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等4个试验示范站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推动产业增值4亿元。
加快技术攻关,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农创谷提出的粮食作物等15条产业链,征集需求、发布指南,支持新品种选育等技术攻关。2022年市级支持农业类重点研发项目21项,争取省级农业类科技计划项目25个,有力推动市农业科技创新。通过项目实施,完成16项技术创新,攻克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6项,解决旱地小麦生产等7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建设人才队伍,厚植发展动能
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当年新增科技特派员131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增至176名,组织各类培训330场次,辐射带动农民18.35万人。在全省率先组建秦创原渭南科技服务团,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余家。培育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77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培养“三农”科技经纪人10人,“科学家+工程师”13支,“新双创”队伍19支。指导涉农企业申报成功省级科技人才类项目8个。设立4个涉农类市级专家工作站,引进42名农业类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市县镇级农业服务机构等,推动科技兴农。
接下来,将从以下7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农创谷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农创谷工作的研究部署和统筹指导,推动形成各部门建设农创谷的工作合力。
二是着力推动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一核+两翼+N产业链”创新平台建设,指导今年申报省级农业农村领域的8个科技创新平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再新增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积极支持技术攻关。支持各县市区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关农业产业技术难题,特别是种业振兴“卡脖子”技术难题。
四是大力推动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对接,通过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等方式,提升校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五是注重加强企业培育。大力发挥科技人才及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涉农企业融资服务力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六是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充分挖掘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人才智力资源,积极培育各类科技人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七是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加强对重大项目、成果、典型人物和企业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农创谷建设的知晓率和融入度,营造浓厚的农业科技创新氛围。
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一核+两翼+N产业链创新平台”具体内容
“一核”指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核心区。位于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重点布局创新研发、创业孵化及成果转化平台,通过搭建大平台、带动大招商、培育新产业,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引入金融资本破解产业化难点。建成技术创新能力强、创业孵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顺畅、人才吸纳功能强大、产业集群成效显著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体系。
“两翼”:即蒲城高新区环保农资加工创新驱动发展翼、渭南高新区北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驱动发展翼。依据农业现代化特征,提升处于农业产业链前端的蒲城高新区环保农资产品加工生产和后端的渭南高新区北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两大板块,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渭南农业跨越式发展。
“N产业链创新平台”:按照“一县一业一创新平台”思路,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首位产业,由县级人民政府主导,产学研用政金相结合,建成相应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县域创新试验示范站等新型研发平台,促进县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进步及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