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取得新成效

2023-10-30 15:32:35 作者:贺秋平 任琦 强雨欣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华灯初上,人潮涌动,在延安二道街夜市,一曲婉转悠扬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得游客驻足聆听,拍照记录。

九曲黄河流经广袤的黄土地,孕育出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滋养出如陕北民歌一样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瑰宝。近年来,延安市依托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让非遗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实力“出圈”,古老非遗走出“深闺”

今年9月,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发布活动在云南举行,“革命圣地延安非遗之旅”成功入选,为我省唯一入选线路。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过渡带,造就了延安既有秦风汉韵又有戎风狄韵,是黄土风情文化集中代表区。“革命圣地延安非遗之旅”将延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突出展现了延安的非遗资源和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打卡体验。

近年来,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性发展成效明显,频频“出圈”。陕北民歌大赛、延安过大年等非遗特色品牌影响力逐年扩大,成功举办首届圣地河谷非遗国潮文化旅游节,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陕西篇》在延安拍摄,陕北说书《看大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最高奖,陕北道情《一条棉被》《乾坤湾》分别荣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和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延安非遗影响力和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绽放出绚丽的时代光彩。

扎根民间,非遗传承走进千家万户

“剪纸既可以练习画画技巧,又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剪纸技艺。”近日,在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东关小学校区,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河晓正手把手教授剪纸技艺,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剪纸魅力。

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多年,高河晓的剪纸作品先后在各类大赛中荣获奖项。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还通过举办学习班、非遗进校园等形式免费教授剪纸技艺,身体力行做好非遗传承与保护。“把我几十年积累的剪纸经验和学习成果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未来将剪纸艺术继续发扬光大。”高河晓说。

多彩非遗进校园,传承文化润童心。近年来,延安市将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等非遗项目纳入全市大中小学和特殊教育群体的特色课程教学,通过组建“非遗+”教师团队,培养“校级”传承人,常态化举办校园非遗知识讲座等方式构建非遗教育传承体系。其中,安塞腰鼓进校园活动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此外,依托陕北文化元素,延安市常态化举办延安过大年、小戏调演、社区文化节、陕北说书大赛、陕北民歌大赛等50余项品牌性活动。组建延安文化志愿服务队、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等13支志愿者服务总队,上千支小分队。培育陕北民歌合唱团、延安腰鼓协会等民间社会团体,让群众作为陕北文化保护传承主体,让非遗真正扎根民间,融入新时代美好生活。

深挖内涵,文旅融合释放非遗活力

每逢节假日,在延安市各大景区(景点)、旅游综合体,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非遗演出,羊肉剁荞面、子长煎饼等非遗美食,都会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品尝。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在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侧),游客们一边欣赏着金浪滔天的壮美景色,一边体验壶口斗鼓、宜川花馍、葫芦画等非遗魅力。“壶口瀑布奔腾的声音和壶口斗鼓的声音融为一体,响彻云霄,我们也有幸目睹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汉中游客王锋激动地说道。

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内涵,推动文化遗产区域整体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延安市在重点旅游核心区域建成宜壶稠酒非遗工坊、千人腰鼓表演村、民俗文化村等非遗互动体验基地,推动非遗与高A级景区、休闲度假区、文旅综合体、红色剧目等项目进行深度融合,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珍贵的非遗,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更是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近年来,延安市聚焦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目标,坚持活态整体性保护,强化规划引领,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取得新成效,让非遗“古树”绽放出“新芽”,展现出勃勃生机。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