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塔区全面落实中省市政策文件要求,特别是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一六四”工作总体布局,从示范带动、试点牵引入手,围绕“一新四化”,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坚持不懈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建成了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和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区。
数字经济的总体情况及成效
聚焦“通”字,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的底座。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全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引导通信运营商,进行系统布局,加大投资力度,强化环境保障,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光网城市”和“宽带乡村”。比如:全区移动5G用户占比60.4%(全国平均占比为21.6%)。
聚焦“融”字,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驱动生产方式变革。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全面释放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我区数字经济体量146.7亿,占GDP比重32.4%。税收4700余万元,占比4.4%。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加快自动化农业装备、物联网传感设备的普及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从凭经验模式向凭数据模式转型,建成省市级农业示范园等24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4%;设施农业自动化覆盖率90%。比如:推动苹果产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数字化技术赋能,携手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头部企业,深入推广基于认养经济、共享经济、订单农业、文旅结合模式的“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公益品牌,先后认养果树22.35万余棵,拉动苹果产业增收约9800万元。
在工业产业方面,依靠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平均数控化率提升至65.2%。比如:按照“五集”模式建成的延安新材料产业园,集中承载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战略性产业,先后引进三达膜等企业,2022年产值突破5亿元,近期确定为省级首批低碳近零碳试点。
在服务业产业化方面,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促进服务融合繁荣发展。探索数字+交通、医疗、文旅、消费、休闲等技术应用,培育新型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比如:依托本地生活线上平台,引导本地商家上线开店、在线经营,饿了么,美团外卖两家平台2022年区域整体营收3.1亿元,今年1-8月份已达到4.6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总和。
聚焦“治”字,提升数字治理效能,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基础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政务网络格局,与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积极对接部署“秦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目前已完成组织结构搭建、用户信息注册和数据信息标准化建设,将于近期开始平台试运行。推动公共政务“一网协同”,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掌上可办事项达200项,网办能力达到90%以上。不断完善区级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能力,推进更多审批事项线上办理,并统一向“秦务员”集中,加强和“陕企通”和数据互通互联,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互联互通。
宝塔区数字经济工作的模式抓手
聚焦新赛道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宝塔区勇于尝试,敢于起跑,跑出加速度,跑出新天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以顶层设计为牵引,完善体制机制建设。2019年成立专门工作部门,专项协调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先后出台了9项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为宝塔区打造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保驾护航。
以数实融合为核心,释放生产要素活力。推进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各环节应用,助力全区生产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以业态培育为抓手,打造示范应用标杆。加强数字技术的场景应用和业态培育,打造了“城市+街区+公园+商圈”的立体应用场景,培育新型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以数字治理为保障,构建新型数字社会。集成打造“城市大脑”建设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屏感知”,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数字社会。
宝塔区在数字化赋能、信息化惠民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对比东南沿海县域的数字经济还存在区域性差异,对比城乡产业的数字发展还存在系统性不平衡,对比省市的数字转型要求还存在整体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缺乏。二是数字经济人才支撑不足。三是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尚未建立。四是全民数字素养有待进继续提升。
下一步宝塔区将全面落实市委第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全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契机,紧抓“一新四化”,按照“当排头、走前头”的具体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创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是进一步促进更多基于5G、千兆光网、设备更新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无锡•延安”智算中心项目建设的建设运营。
融合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夯实数字产业化招引培育,拓展数据价值化服务应用,推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
加快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成效。一是推进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二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三是推动政企政务“一网协同”。四是提升领导干部数字素养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