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旬阳城关镇瑞莲小区,上千幅版画作品依次分散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以党建、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版画文化广场宽敞大气。坐落于此的旬阳版画院不仅为当地带来浓郁文化墨香,更以地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旬阳版画是流传在旬阳及邻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工艺,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兴盛于明清两代。版画是汉水文化和陕南文化的缩影和集中体现,承载了旬阳人一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近年来,旬阳市持续强化旬阳非遗传统木刻版画艺术链、服务链、产业链“三链”建设,探索出“版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产、展、销一体化。
工作日下午的旬阳版画院,只听到一片“沙沙”的刻刀在木板上轻挑细旋之声。版画合作社社员们正在专注地刻着手上的板子。工作室的墙上挂着百余幅版画作品,大多是社员根据旬阳人文自然风光“就地取材”创作的。
“过去我们只能在家种地带孩子,挣不到钱,现在刻版画,一年能多好几千块钱收入。”社员李女士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卖出去,心里很高兴。
在院长蔚世生等版画人30余年坚守下,这门传统艺术正焕发新生机。蔚世生秉承“培育乡土人才,传承魅力非遗”的理念,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剩余劳动力展开公益培训。至今开设了7期农民免费版画技能培训班和多项传承活动,全市青少年留守儿童及农户参与人数有3000余人,体验培训人数达上万人次。
蔚世生说:“我们通过建立农民版画职业培训学校孵化人才,学业结束以后,学员和版画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他们刻的板子我们100%收购,再对这些作品开展销售。”通过在网络销售平台上推广版画,让版画的艺术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目前已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7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
以版画艺术为基础,旬阳市在蜀河、仁河口、金寨、红军等镇的各旅游景区建立版画体验和销售网点,开发推广版画旅游纪念品,预计年收益可达200万元。
通过对非遗资源进行生活化、活态发展,旬阳探索出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输血造血的良性循环。传统的木刻版画艺术作品正散发出迷人的光芒,给这些传承者们带来新的生活,也为旬阳实现乡村振兴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