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梅贻琦曾在演讲中提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所谓古城者,非谓有“网红、流量”之谓也,有历史文化之谓也。”
近年来,随着古城旅游热潮的兴起,许多开发商、投资商纷纷加入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当中。使得各地古城街巷中充斥着餐饮、服装等连锁品牌;屡见不鲜的服装摄影;贴着“我在某地很想你的”竹筒奶茶。古城似乎正在与特色和古韵逐步疏离,沦为千篇一律的“伪古城”。
一样的石板路,一样的飞檐灰砖,一样的特色,一样的叫卖。对于现在的普通游客而言,若想找到一座古城真正特立独行的性格和历史文化,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1月20日 澎湃新闻)
古城因何而“古”?不仅在于其千百年来的历史延续,也在于长期的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独有精神风貌与人文底蕴。文化是古城的灵魂,一座古城与古镇的特色与专有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是大规模的商业化建设难以简单取代的。“造城运动”的本质是借助古城自身IP投资相关项目进行快速的商业变现,而这也恰恰造成了古城的个性消解。
古城旅游的发展,重在各美其美。每个古城都有自身的独特气韵,而这种特色才是古城发展的根本依托。不论是凤凰古城立足民族风情,沱江山水;还是平遥古城宣传晋商文化,展示明清古建筑,一座城市有自身特色,才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地当有一地之特色,一方水土也应有一方水土滋养下的人文特性。古城要“出圈”,靠的是历史文化的独特性,靠的是对自身地域特色的经营与发掘,简单地仿效他人并不可取,更不能不惜舍弃自身特色,只求与所谓的“网红”与“流量”亲密拥抱。正如康乾线条与汉唐线条,前者华丽繁复,精美流畅;后者端庄大气,古朴厚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模式,才能彰显自身价值与吸引力,古城才能够长远发展。
古城的灵魂在于文化,古城的价值在于独特的人文底蕴,古城的内核在于其凝结的历史成果。古城不应该是追逐时髦,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穿上新裙子,明天又买来洛丽塔,不新不古,不中不洋。她应是一位底蕴深厚,历经沧桑的先生。岁月固然在她的脸颊留下痕迹,但增加她了阅历,丰富了她的洞见,使她博学,端庄而不轻浮。读懂一座古城,不应去商业街,不应在连锁店,也不是手握一杯饮料简单打卡。要去街巷中漫步,要去探访古院落,要走在城墙根下,要和她的居民交谈,要在一点一滴中寻觅古城的文明肌理,去俯身倾听历史静静诉说过往的悠悠岁月。
我国的古城古镇数量不少,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想要通过经营古城来发展经济当然在情理之中。但“千城一面”不利于整个古城旅游领域的长足进步,反而会抹煞掉古城原有的底色。一座古城形成于时间的沉淀,那么自然也就需要时间被读懂。商业化“造城”挖掘不动古城的深层内核,势必导致建设发展流于表面而不能触及灵魂。而当一座城市的灵魂被浮华的表象所遮盖,那么其距离衰落恐怕不远。一地“造城”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流量”,但是当“伪古城”越来越多时,也终将丧失自身原有的游客存量,最后失去“留量”。
诚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追求盈利与高效的“商业化造城”是一种客观趋势。商业时代等不了十年二十年,部分古城和其旧有传统就不得不面临新兴文化的冲击和自身的解构重塑。在当下,开发一座古城,应当注重其历史遗存和人文底蕴,要抓牢独特性。我们更希望“给岁月以文明”,能够在开发古城时尊重其内核与灵魂,而非用商业与流量虚饰其表。如海德格尔所说,一座古城也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果说悠悠岁月是历史长河中沙砾的一种自然沉淀,那么商业化更像是上泛的海水,保护古城的自身特色,就是筑起一道堤坝,为更多的后来人留下一片情感与心灵的宁静栖居之地。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