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种产品我们都能测”“无须寄送样品”……据11月19日上海广电看看新闻客户端报道,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消费者经常能看见商家晒出看似权威的认证报告,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报告是在没有经过实际检测的情况下,从所谓的检测机构花钱购买的,“330元就能买一份”。这种虚假认证、买卖认证报告不是个别现象。
权威认证是有关产品市场准入、获取消费者信任的通行证。当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不符合有关质量水准的产品想要参与经济活动,虚假认证就派上了用场,被用来蒙蔽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和交易对象,为不合格产品“开绿灯”。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曝光过包括“电商平台店铺假冒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提供虚假质检报告”在内的一批虚假认证典型案例。上述新闻提示我们,从线下到线上,虚假认证正在不断“攻城略地”。
具体来说,在资质认证方面,此前有认证机构被多次曝光为餐饮业者颁发“无须体检”的健康证、为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出具“无须考试”的上岗资质等。在质量检测方面,一些认证机构为购买服务者出具虚假环评报告、出具掺假质量检测报告用于工程验收而被处罚的案例时有出现。令人担忧的是,与不具备正规资质的认证机构一起作妖的,还有不少正规认证机构,一些小微企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主动选择正规或非正规认证机构以获取虚假认证。
虚假认证猖獗,从监管角度看,多数情况属“不告不究”,即便有所处罚,力度也往往有限,无异于“罚酒三杯”。从平台角度看,虽然平台将质检报告作为商品上架的前置要求,但往往“只有要求没有检查”,对认证报告的真实性缺少必要的甄别。从认证机构角度看,为了拉业务、创业绩,降低检验标准和收费价格常常成为某些认证机构与商家的“合作密码”。
虚假认证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视。于认证市场而言,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剧不正当竞争,甚至给正规认证机构乃至整个市场带来信任危机。于消费者而言,当电商平台充斥虚假认证的商品,“查来查去没几个真的”,必然降低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及商家的信任。于相关行业而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品流入市场,质量堪忧的建设工程被通过验收,虚假环评报告助纣为虐,打击的将是相关行业的形象及未来发展。于社会诚信建设而言,虚假认证的滋生,会给诚信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
针对各类认证的权威性、严肃性遭受挑战的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部署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认证机构买证卖证、虚假认证,伪造冒用认证证书和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集中清理“当天出证/出报告”“不送样检测”等涉嫌虚假认证、虚假宣传信息。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陆续发布典型案例,比如上海对知假买假的购买人、对不具备认证资质却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已经作出罚款等行政处罚。
一纸认证关涉消费信心和社会诚信基础。相关部门应借国家重拳整治乱象的东风,创新监管方式,打通数据壁垒,升级识别打击虚假认证行为的效率和能力,从源头把好关。尽快堵上监管漏洞,铲除虚假认证生存的土壤,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