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真情 他用重彩写“传奇” ——读白来勤先生散文集《乡愁扯不断》有感之二

2023-12-07 10:13:10 作者:程斌

20231207094859409-58-b928c.jpg

多年前,感谢文学的缘分,先后通过多年良师益友与文友、著名作家王飞、憨仲、高五幸等诸多老师的引荐或者共同参加文学活动,我与白来勤老师相识相知。

坎坷人生  他在岁月淬炼中成就传奇

也许我俩共同来自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普通的村庄,大概是骨子里都有朴实和善良,也许是同样常怀感恩之心,或许是都有共同兴趣爱好吧。于是,在喜爱文的道路上,比我大六七岁的白来勤老师成为我多年的“忘年交”和莫逆之交的老师,彼此建立深厚的情谊。

长久以来,来勤兄台和老师一直自谦“是文坛的农民工”,无论大小正式场合还私人场合,他都很谦逊,待人也是彬彬有礼。当我深入拜读这部近40万字的散文集《乡愁扯不断》后,我在内心更加充满了对来勤老师的敬佩之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白来勤先生出生在白鹿原(塬)下的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隶属灞桥区新筑街道办事处,现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管辖)一个叫西王村(白家堡子)的普通村庄,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四个姐姐(其四姐不幸夭折)和一个哥哥。

襁褓里的他本应尽情享受母亲的怀抱和温暖时,母亲却不幸撒手人寰,来勤仁兄从小便没了母亲。他是不幸却又是幸运的,至少在家人和亲友关爱下,没有缺失家庭温暖和长辈们和姐姐们的疼爱。

父亲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几个姐姐尤其是大姐既当姐又当“母亲”,还有二姐、三姐以及父老乡亲们,分别给予幼小的来勤兄无私的人间的真情、无私的偏爱、疼爱、关爱和友爱。

生活的坎坷和苦难像一把砥石既打磨着岁月也在砥砺着来勤兄的意志,他从小在内心就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练就了一手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和闪光点的本领,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本源。尽管生活贫穷和困苦,但他仍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他“有许多话要说”,于是常常拿起笔将所感所思写作下来。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上小学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向《西安晚报》投稿。”正如来勤先生在此部著作《后记》里所说,因为稿件水平之故当然不可能发表,直到就读高一时才在《西安晚报》上发表了一组小诗《学习用品杂咏》,恰逢村子亲戚家举办婚礼,当村子里小卖部售货员接过邮递员手里送来的报纸发现他的习作登报后,当即飞奔着将好消息告诉婚礼的主家,父老乡亲们闻讯纷纷夸赞小来勤是乡党中的“小文曲星”,而很快他成为老师和同学眼里的“才子”。

写作带来的喜悦让年少的来勤在自己心田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他曾在心里暗暗立誓“我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的”。为此,他像“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的父辈一样,在校园里刻苦读书,在自己精神的花园里播种,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骄阳似火,或者是冰天雪地,他以“金石可镂”的精神持之以恒在给自己的梦想辛勤地浇灌、施肥。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许是冥冥注定,他从小就要饱经磨难遭遇许多人不曾有过的遭遇和坎坷,从幼年到童年再到青少年,来勤先生就要饱受许多同龄人不曾有过的泪水和委屈,甚至艰辛与困苦。

连续三次高考,作为“有志青年”的来勤先生“鲤鱼跳龙门”的梦想就这样突然变成了泡沫,跳出农门大展宏图的理想花儿并未结出理想的果实。三次高考铩羽而归的残酷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个青年才俊的满满信心打得一败涂地。作为小青年的来勤先生背过人恨得咬牙切齿,也曾咒骂过人世的不公,让在人生花样年华的青春黄金期一遍又遍地遭受着命运无情的打击和嘲弄。

怨归怨,骂归骂,回到现实,生活的艰难,前途的迷茫,他深知生活仍需向前。年轻的他不甘心命运的摆弄,“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的励志故事和命运交响曲开始在他的心中一次次奏响,面对生活他选择重整旗鼓。“生活中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咀嚼着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话,他擦干眼泪面带微笑又一次踏上了拼搏的道路。

他一路向善向阳 有志者事竟成

“高考落榜不落志”,他和许多文学青少年一样钟情“缪斯”女神的青睐,痛定思痛后他再次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当下生活不成熟的思考,他不再仿徨和迷茫,以昂扬的斗志面对艰难的生活。

“高考不是独木桥”,就这样,他以崭新的面貌踏入社会,先后从事过装卸工、代理教师(临时工)等职业,适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信用社在农村优秀落榜青年中招收不吃商品粮、不转农村户口的合同工,经母校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老师推荐,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在此部散文集里的《黑姑姑》《后记》等作品中,来勤先生曾坦言,在亲友们鼓励下,自己努力工作,先是在当地信用社当临时工,后来由于工作优秀转为合同工,再后来考核优异被提拔成为正式员工,一步步成长为副科长、代科长、信用社主任……

在无情岁月的淬炼下,经过生活打磨的来勤先生更加珍惜时光和懂得感恩,他一路积极向上,为人处世向善向阳,正应了古人说的话“有志者事竟成”,命运之神终于微笑着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此,热爱生活的他坚守岗位勤奋工作,做人做事一路向阳向善,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他锲而不舍“爬格子”笔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纷纷发表。

如今,来勤先生担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和西安市灞桥区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是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入选的作家之一,因发表和出版优秀作品被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先后接收为会员。

目前,白来勤先生已出版有诗集《圣像与阳光》、散文集《生命礼赞》《墙缝与芦苇》、长篇小说《紫金城里哟呵嘿》《雨霖铃》以及多部社科专著,作品散见于海内外300多家报刊杂志,多篇作品入选多个省市的高考、中考试卷以及教辅资料、特色教材和各种典籍选本之中,并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中国金融文学奖、太行山散文奖、青未了散文奖、中国人文地理散文奖、季羡林生态散文奖、中国西部鲁迅杂文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和《小说选刊》《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金融文坛》《职工天地》《西安日报》等多家著名报刊的全国征文大奖。

如今,提起作家白来勤,他的父老乡亲们都是一脸的骄傲,而在从小生长的村庄和熟悉他经历的人,包括我这个读者在内的人都很敬佩来勤先生。

其实,来勤先生人生的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传奇的励志故事,尽管成绩骄人但他不骄不躁仍然继续奋进在拼搏的路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掩卷遐思,我不得不为熟知的这位“传奇”作家、白来勤老师和兄长而赞叹,欣赏因特有的阅历淬炼出了他特有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正是由于来勤先生个人的“传奇”色彩,这位“传奇”式作家在饱经风霜之后硕果累累,曲折人生历程中终于踏平坎坷成了大道,他颇具个人特色的细腻情感和敏锐洞察力,让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更具文字穿透力和感染力。

由此观之,白来勤先生的文学创作艺术手法日臻成熟,且形成了“来勤”独特的模式,这就是敏锐洞察力、感情饱满细腻、质朴无华却又情深义重,人生漫漫征途上,他正怀感恩之心手持如椽之笔用自己炽热的笔调浓墨重彩地书写着美好生活与时代的传奇。

[作者简介]:

程斌,男,中共党员,主任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于陕西临潼,西北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文学学士,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华商报社。

新闻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陕西好新闻奖,全国法制好新闻奖;

近年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习作,有数十篇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省、市级报刊和广播电台、文学杂志以及省、市、国家级新媒体平台(含音频有声频道)刊发或播出。

多次获得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不同奖项,多篇散文曾被选纳结集出版成书。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