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经控集团”)第一期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簿记发行。据悉,本期债券发行总额10亿元,期限为3+2年,发行利率为3.75%,全场认购倍数3.45倍。
市场人士表示,事实上,本次青岛经控集团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进行企业融资,一方面,为一众亟须产业化转型的城投公司打开了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的空间,描绘出城投公司产业化、市场化转型的改革画卷;另一方面,映衬出市场投资人对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的认可,折射出对区域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公司产业化转型“箭在弦上”
以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早期,城投公司是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而设立的,通过城投公司融资功能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然而,随着近年来各地对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问题愈发关注,城投公司为适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实现向产业企业转型,强化自身经营造血能力已迫在眉睫。
青岛经控集团便是其中的缩影。在青岛经控集团成立之前,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发集团”)以及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投集团”)主要负责青岛相关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开展代建等业务,城投相关资产占比超过50%,产业布局投资较少,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发展后劲不足,收入和利润来源相对单一且“造血”能力弱,无法有效完成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
为全面实现产业化转型,满足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更高发展要求,打造全国一流的专业化产业投资平台,按照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部署,在整合融发集团和开投集团的基础上,组建了青岛经控集团,明确定位为专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服务重点产业投资等重大发展战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谈及公司改革转型的必要性时,青岛经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转型,旨在提升金融市场认可度,进一步破解公司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而公司亟须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围绕“转什么”“怎么转”“往哪里转”等一系列改革问卷,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具体来看,青岛经控集团或“以投促引”,积极开展产业投资,或坚持产融结合,奋力打造高端绿色智能产业园区,或聚焦践行经略海洋、融合创新国家战略,打造深远海装备保障基地,或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港口优势,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贸易平台,公司改革步履不停,产业化转型明显提速。
产业化体系日趋完善
夯实企业融资基础
正是得益于公司改革步履不停,在实践中,青岛经控集团摒弃传统城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定位,聚焦国企改革和转型发展,紧跟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结合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也形成了更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为公司融资能力进一步夯实奠定了基础。
上述青岛经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近两年情况来看,公司发展呈现出产业类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补贴占比不断减小的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青岛经控集团产业收入分别为184.65亿元、263.19亿元,产业类收入占比分别为91.39%、94.86%,产业类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城投相关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此外,2021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中地方政府补贴占比分别为13.84%、5.50%,占比不断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区属专业化产业投资平台,青岛经控集团在债券市场赢得了投资人的信赖。同时,也得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在合理扩大融资规模的同时,以保兑付为重点,严防债务风险,未有债务逾期或违约事件发生。
市场人士对此表示,随着公司信用建设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为融资打开了空间。此次公司科技创新债券的成功发行,就是最好的印证,这也充分彰显了市场投资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认可。据悉,本期科创债全部用于基金出资,募集资金用途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夯实公司产业基础,扩大公司产业转型的先发优势。
在畅享未来融资规划时,上述青岛经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境内债券市场尤其是上交所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持续保持与监管部门的良好沟通,探索更多创新品种,不断提高在债券市场的影响力,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不断压降。同时,将紧盯战略目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开创国家级新区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新局面,为西海岸新区经济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