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他强调,过去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深刻把握丝路精神的本质要义,大力弘扬丝路精神,有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注重和平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一带一路”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今天的情景将会是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现在正在联合起来了。”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回顾“一带一路”过去10年建设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同各方会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未来,我们依然会大力弘扬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我们坚信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
崇尚开放包容。共建“一带一路”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奉行的是睦邻友好原则,崇尚的是开放包容的精神。1987年7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中就曾强调:“我们现行的方针政策不会有任何变化,开放政策只会更加开放。不但本世纪如此,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后还会如此,以后更是如此。中国是稳定的。”同样,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也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我们坚决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这不仅是立足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崇尚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始终坚信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践行互学互鉴。共建“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的第五条《推动科技创新》中强调:“中方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中方将在本届论坛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和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坚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的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目的就在于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人类的智慧结晶。
谋求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强调:“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回顾过去的10年,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面向未来,我们会继续秉承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共建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在全世界范围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