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至又一年,冬至大如年。在北方,冬至这天要“闹冬”,闹冬这种民俗,渗透着百姓生存的智慧和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东北人闹冬是秧歌扭起来,高跷踩起来,二人台唱起来,锣鼓喧天勾勒火辣辣的年味。西北地区闹冬重在饮食,食之有味,甘之如饴。北方普遍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关中愣娃性格干脆,直截了当说:“不吃饺子冻耳朵喽!”为何要吃饺子,据老辈人说是有一番来历的。饺子原名“娇耳”,相传为我国医圣张仲景所发明。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一锅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食材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给病人分食,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去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烂耳朵遂治愈。
我的家乡冬至习俗与别处不同,谓之熬冬。俗话说:“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
记得冬至前夜冷得滴水成冰,母亲将白天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羊头羊蹄在灶火上燎去羊毛,再用一种特制的镊子拔得干干净净。此时,窑洞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焦糊味,谁也想不到喷香的美味会在下半夜等着我们。母亲一般习惯用冰块熬煮羊头和羊蹄。傍黑时就将这些食材一股脑儿炖到大铁锅里,不用煤块,只在炉灶里塞进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材,大铁锅里便响起汩汩的烹煮声,不一会儿,灶间充溢着诱人的煮骨头的香味。我那时刚读过一部奇书,说有一位妇人,仅用一根柴禾,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得停当,不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得皮脱肉化。现在看见母亲烧煮羊头羊蹄,不禁联想到那奇书中的妙人儿。当熬煮到半夜时分,羊头羊蹄就被熬煮得肉酥骨利,揭开石板锅盖,一股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鼻而来。母亲挨个低声唤醒睡眼朦胧的我们,请大家起来啃羊头羊蹄闹冬。母亲温来一壶酒,祖父和父亲盘腿坐在热炕上就着竹叶青啃羊头。祖父抿一口酒,眯起眼,砸巴一下舌头,那般香甜惬意的模样,令人艳羡。
酒干肉尽,剩下的汤,要烩一锅羊杂粉汤,也是冬至美味。羊杂粉汤由肉汤和一些羊杂碎烹制而成,佐以生姜、紫皮蒜、朝天椒、酱油等调料,等汤烧滚后,放进事先泡好的粉条,再加入泡发的黄花、木耳,出锅时撒一把碧绿如茵的蒜苗香菜,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羊杂粉汤即成,味道香辣可口,令人馋涎欲滴。通常情况下,羊肉粉汤做好后,虔诚的主妇们要先盛出来一碗,端端正正供奉在神龛前。
北方地域辽阔,各地过冬至饮食不尽一致,但隆重程度却大致相同。与我们一河之隔的山西省,一些地方过冬至喜欢吃馄饨或蒸饺,大多以羊肉为馅,取阳生之意,配以桂皮、良姜、肉桂、豆蔻等十余种芳香药物和调料,与擦丝剁碎的萝卜一起拌馅,包制笼蒸,一刻钟即熟,皮薄馅嫩,吃时破皮一口水,咬开馅成丸,佐以油泼辣子老陈醋,鲜而不腻,香味悠长,且有强身健脾,开胃驱寒之功效。大同地区讲究吃炖肉,民谚曰:“冬至不吃肉,冻烂脚趾头”。河曲有“拜冬之俗”,饮食娱乐,佐以羊羹,枣酿羔羊,系“明酒遗风”之意。除饺子馄饨之外,有些地方以糕为食,如和顺“迎东就年”吃油糕,灵石吃黍米糕,平鲁闹冬是鸡肉蘸素糕配羊汤而食。而在陕北毛乌素边缘的靖边县,也有吃鸡肉蘸糕的习俗,热乎乎的素糕配上喷香的炖鸡肉,那才叫一个香。
在冬至这天,通常还要“炒百虫足”,我们那里称作炒冬。县志有记载,逢冬至必炒,包括黄豆、高粱、玉米、小麦等五谷和麻子、南瓜子、葵花籽、花生等油料作物一应都是现成的炒料,都可以尽情爆炒,大快朵颐。还有一种炒货叫“糕泡泡”,最受孩子们喜爱。就是把蒸熟的软米糕搓成指头粗细长条,再切成见方小块,在锅里放入细沙,慢火炒熟。烹制好的糕泡泡,口味香甜,干硬脆香,久储不坏。当能干的主妇们在灶间大显身手,一边熬煮,一边搅炒,便缓缓拉开了熬冬的序幕:大锅热气腾腾,咕咕嘟嘟熬煮有声,小锅哔哔剥剥香味扑鼻,那些美味未曾到嘴,已馋得人有点忘乎所以了。
故乡的冬至还有卜丰歉、镇邪祟之俗。据《清涧县志》记载:夜置水碗于碾磨上,翌日清晨视碗中结冰凸凹之状,预测来年年景。观察哪一边冰冒得高,则视何方为丰收。还要察看冰之裂纹。裂纹朝向何方,或纹长、纹深、纹多,则视何方为丰,相反的方向则为歉。现在不再有这种占卜行为,但是老祖先善于观察生活和总结经验的生存智慧,还是令人敬佩不已。
节气鲜活在民间习俗中,冬至熬一熬,炒一炒,愈发过得神圣而隆重。无论是熬煮得喷香扑鼻的羊头羊蹄,还是倍香倍脆的炒糕泡泡,抑或是一碗羊杂粉汤的美好记忆,都是老百姓对冬至迎新年,发自内心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