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高新区: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2024-01-11 11:40:11 作者:席晨

20240111092744025-87-3d9d7.jpg

新岁初始,行走在咸阳高新区,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现代化新城跃动有力的发展脉搏。

1月4日,高科云谷科技产业园,一栋栋新建成的研发大楼整齐排列,工人正在加紧施工,招商工作也在同步进行;4公里之外,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秒针每跳动20次,就有一台电视机“走”下生产线……

项目施工加速推进、企业生产热火朝天,离不开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咸阳高新区紧盯“三聚焦三推进”工作目标,通过推行6项改革措施和2项保障机制,形成“6+2”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在产业布局、项目招引、企业发展等领域强化要素保障和靠前服务,着力探索营商环境改革新做法,服务“新赛道”。

“以前承接项目,从前期资料准备到项目审批完成,一整套流程走下来需要4个月至半年时间。”1月4日,咸阳高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王洋说,去年为帮助企业抢抓绿化施工“黄金期”,咸阳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特定政府投资项目简化审批制度,为企业节省了近2个月时间,节约成本约10万元。

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落地难等问题,咸阳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土地供应“标准地+弹性”模式,创新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容缺受理”“红蓝章审批模式”“项目管家”等改革。去年2月,咸阳市首宗以弹性方式供应的“标准地”在咸阳高新区挂牌成交,不但为企业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而且使高新区存量土地得到有效盘活,变以往的“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助力招商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审批做“减法”的同时,服务在做“加法”。咸阳高新区构建“三团两库”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行项目“三级联动”包抓机制,组建73人的管家服务团队(企业管家+项目管家),常态化开展“双包一解”大走访活动,努力实现企业诉求不遗漏、项目服务无缝隙。

管家服务团队每月入企走访,填写“十问”登记表,实实在在了解企业项目现状,真真切切反映存在的问题。2023年,咸阳高新区管家服务团队累计走访企业1000余次,走访项目500余次,解决问题140余个。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聚力发展的“强磁场”。随着冠捷科技、生益科技、天成航材、康惠制药等大体量、高规格的“链主企业”相继落户,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以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为主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正强势崛起。

在咸阳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各类办事窗口整齐划一,自助查询机、营业执照打印机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无处不在。

“去年12月初,我们需要为彬州的公司办理股权变更业务。得知能异地办理手续后,我就近在咸阳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次性提交了材料,没想到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收到了办理成功的通知。”1月4日,回忆起这次办事过程,陕西沃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负责人张晓瑜连连称赞。

在咸阳高新区,这样的“一次就办好”已成为常态。

聚焦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咸阳高新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打造“五个一”特色政务品牌,持续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增便利。

以“一业一证”改革为例,咸阳高新区通过整合简化申请材料、集成优化办理环节,将原本涉及的多张许可证信息整合到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上。企业只需一次性提交一套申请资料,经后台并联审批,便可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审批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减为20个工作日。

数字之减的背后,是服务效能的日益提升。

打破地域壁垒推动高频服务事项“跨区通办”,目前已实现与省外杭州滨江高新区及武汉东湖高新区,省内各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全域,市内各区县签约合作,开展业务300余项;

推出3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群众在“一件事一次办”专窗提交一份资料,各相关窗口业务联动、后台流转、一站式办结;

推行“秒批秒办”,电子营业执照申请、职工参保登记、纳税申报、公积金等187项服务事项实现“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全自动”办理;

……

一系列走心又走“新”的举措,让更多企业享受发展的“阳光雨露”。去年4月,咸阳高新区被授牌“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是咸阳市唯一一个被授牌的地区。

2023年12月25日,咸阳高新区“用新办”政务服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智慧政务再上新台阶。“小程序将涉及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的450余项事项按类别分为7大类56个子项,用户可跟随指引查阅办事指南,实现智能引导、预约办、线上办。”咸阳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冯菡说。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