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繁花::西咸新区创业者们用梦想“点燃”热情

2024-01-18 10:53:47 作者:史嘉婷

近期,电视剧《繁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观众对梦想时代的无限畅想,今天,让我们走进新区的“繁花”故事,看他们如何用梦想“点燃”创业热情。

蒙尘10年的科创“种子”成功“开花”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刘明,多年来致力于功能材料、微纳传感芯片及装置等方面的研究,并有所成。曾经,刘明的科研“种子”已经在实验室里呆了10年。他说:“做梦都想让这颗种子在市场里开花结果。”

2021年,陕西省正式成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刘明为之一振,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梦想有望实现。经短暂考虑,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应运而生。

“当时不仅获得千万资金支持,引进行业优秀高管补强项目管理和销售团队,并且为产品匹配市场需求带来了专项订单。”刘明回忆。

目前,锐磁电子已获得13项国家级专利,产品实现对日德产品的进口替代,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5G通信等领域。

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南侧的产业承接区,专为企业定制的12000平米厂房正在加快建设。刘明说:“新厂房建成投用后,更大规模、更加自动化的生产就可以实现。”

“经过实际调研与对比,用我们的材料价格仅需进口材料价格的20%,市场前景值得期待。”刘明胸有成竹地说。根据规划,待企业首期全部达产后将贡献4亿元年产值和3000余万元税收。

产品走出国门拿下亿元订单

拿下3亿美元订单,沙漠治理新材料技术得到阿联酋市场高度认可,在2023年12月举行的第一届中国(陕西)品牌商品迪拜展上,这个成绩足以载入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湄南高科”)的发展史。

说到湄南高科,离不开归乡创业者卢威。他曾在中铁、中化等世界500强相关企业担任总工程师,并拥有多年海外工作经历。眼见故土科创氛围日渐浓厚,秦创原声名海内外,卢威最终下定决心,于2021年底带着湄南高科进入新材料赛道,落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并成立了“新型防水及沙漠改良与盐碱地改良应用技术团队”。

“健全的政策扶持、拎包入住的现代化办公厂房、专业热情的工作人员,帮助企业快速落地投产。”卢威回忆,“综合立体的交通、新材料赛道火热,多种有利因素叠加,企业新技术很快就有了知名度,并在2023年6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如今,湄南高科已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后备上市企业。最让卢威惊喜的是,凡是陕西人,无论是曾经的同事,还是合作伙伴都愿回到故土,奔着他这个老乡来。

“从最初一两个人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人,很多伙伴都曾在一流高校、500强企业工作。”圆了不少人的归乡梦,让卢威惊喜之余又压力倍增,他说:“3亿美元订单给了大家发展信心,为产品拓展海外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建立一条“农业信息高速通道”

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婷曾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如今,在地里奔走“巡地”是她的工作日常。

一次偶然参与的公益助农活动,让张婷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觉得农业大有可为。于是,她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并上线农链科技产品“点点帮农”服务广大农户。

“农业领域目前存在农业科技推广难、农产品销售难、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管理当中的成本高这三个痛点,我建立‘点点帮农’平台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把信息和市场、技术和市场、产品和市场都对接起来。”这是张婷的梦想。

张婷说,入驻新区以来,企业的高科技人才享受到了全方位服务,公司在技术人才引进、技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这里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服务也很贴心,又有秦创原这块‘金字招牌’,让公司发展顺风顺水。”

依托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机制优势,农链科技建立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宏鸣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科技研发团队,构建了数字农业“四次元”服务体系。企业技术研发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等展开密切合作,建立起了农业数据仓库。张婷本人也于2022年获得首批“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创新管理人才”称号。

目前,农链科技自主研发的“点点帮农”产销一体化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已经辐射全国10多个省(区),聚集着超5.2万个农场主、5900多名帮农专家、4500多家农产品采购商,初步形成了“生产型、技术型、销售型”三大用户协同共享的平台生态。

近年来,西咸新区全力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加速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市场主体增加到74.79万户,科技成果在这里加速孵化转化,创新人才在这里聚集,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新区已然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如今,在西咸新区,一个个追梦人正在逐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就像《繁花》台词里说的那样: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