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栏羊圈到智慧乳业的嬗变之路——咸阳推动乳制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巡礼

2024-01-26 15:05:39 作者:马沅聪

曾经,咸阳以“粮果畜菜”而著称。其中,尤以牛羊奶最为突出。

关中盆地丰茂的水草,这里牛羊成群,奶香四溢……奶业给予咸阳丰厚的回报,以传统奶业为根本的产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咸阳奶业向乳业升级的要素配置基础。

近年来,咸阳把握乳业产业链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契合的关键机遇期,按照“扩羊稳牛”的双奶源思路,加快奶畜良种繁育体系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稳步提升双奶源全产业链发展质效,推动全市乳制品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乳制品产业链开始产品重构、市场重整、品牌重塑和产业的上下游分类,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连级跳”,可以说,咸阳乳制品香飘八方……

陕西优利士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农耕文明发展史上,周族始祖后稷在咸阳这片土地叩响了农耕文明的大门。

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养殖,最初只是“不起眼”的小副业,在人们获取牛羊奶丰厚的红利后,大规模的牛羊养殖开始蔓延,走上“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从圈养到规模化的工厂养殖,从小作坊到产业化……2008年,虽经历过行业重创的阵痛,但作为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咸阳,始终屹立。

当前,随着咸阳乳制品产业结构的扩张与调整,产业链价值日益显现。

陕西多鲜牧业有限公司采用转盘式挤奶设备挤奶。

转型发展 夯实产业链

发展增速再增速,产业壮大再壮大。

1月18日中午,走进陕西泾阳晨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涛正在清扫牛舍。封闭宽敞的牛舍,建有恒温处理系统,600多头奶牛正惬意享受午后的时光。

“从2010年开始,我将小区化奶牛养殖提升到自主养殖创业,发展科技养殖,实施 SOP现代化管理,采用规模化、集约化有机饲养,为每只奶牛建立电子跟踪档案,全程跟踪奶牛健康状况,确保奶质。”李涛说,他们还建有6座大型青贮饲料池,贮存和收藏奶牛青贮,进口品质优良的苜蓿饲草,并采用全混合日粮科学饲喂,按牛群每天所需营养物质,定量配比、粗细均衡、干湿适口。目前,日产鲜奶7.5吨,年产值1300万元左右。

泾阳县是奶畜养殖大县,也是奶畜生产强县,奶畜产业作为县域“四色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奶牛存栏数量及鲜奶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全县奶牛存栏4.2万头,拥有规模化养殖场54个,日产鲜奶280吨。奶山羊存栏22万只,拥有规模化羊场76家,日产鲜奶240吨,养殖户1.1万户。先后被授予“全国畜牧业大县”“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等称号,“泾阳羊乳”“泾阳牛乳”已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库收集登录。

尤其是作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陕西雅泰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泰乳业),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集奶山羊饲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研学与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羊乳企业,年产能30000吨,并以“雅泰模式”,带动全县1.1万户群众养殖奶山羊,户均增收2万元。

雅泰牧歌奶山羊观光牧场工人利用电动撒料车给羊投放草料。

走进雅泰牧歌奶山羊观光牧场,虽然以奶山羊养殖为主,但是兼顾打造了集“小羊与人互动区、功夫羊平衡区、新鲜羊酸奶品尝区、羊奶剧场演拍区、雅泰牧场家族区和羊奶粉伴手礼陈列区”的多功能综合新型奶山羊欢乐体验牧场,为消费者提供“眼、鼻、口、动、静、意”六感体验。园林、童趣般的独特设计,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流连忘返。“我们现在有羊舍12栋,目前总存栏5000只,全年产奶2000多吨。”牧场养殖场负责人杨岚棠称,牧场设计存栏10000只,届时,全年产奶量可达到4000多吨,而且每年还可向周边养殖户提供优质奶山羊2000只,助力他们致富增收。

“我们的‘关中羊乳文化馆’及‘雅泰羊奶小镇’通过AAA级景区验收,通过对雅泰牧场与生产车间观摩,让客户与消费者可以直观感受雅泰全产业链发展前景与雅泰人文。”雅泰乳业董事长李宏介绍说,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现有标准化生产线3条,先后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并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10余项,专利23项。

咸阳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慕希生产包装线。

数字发展 建强产业链

抓好一个龙头项目,壮大一条产业链条。

2019年6月,咸阳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咸阳伊利)正式投产。

1月18日,位于三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河食品工业园的咸阳伊利,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透过密闭的玻璃幕墙,10条全封闭无菌生产线在快速运转,灌装机准确无误地把一盒盒牛奶装进包装盒,灌装好的产品由机械手臂自动码放,然后送入冷库。没有机器声轰鸣,没有密集的人工劳作,宽敞整洁的生产车间自动高效有序生产。

目前,咸阳伊利日产能777吨,2022年,生产量已经达到13.87万吨,产值12.92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运输业、包装业等多个产业链的迅速发展,解决就业岗位1100余个。

作为咸阳乳制品产业链“链主”企业,咸阳伊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在其影响下,我市各乳制品企业也纷纷加强绿色、智能化脚步。

在位于三原县的陕西多鲜牧业有限公司的牧场内,现代化50位转盘式挤奶设备上,在无人驱赶的情况下,奶牛们自觉排着队进入大转盘。

“每个卡位挤奶设备会自动与奶牛对接挤奶,转盘旁工人只需走动查看,如果设备对接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厂长杨玺介绍,奶牛能自主完成整个挤奶过程,悠然地转上一圈,再轻车熟路地从出口出去。牧场生产还运用智慧大脑系统,对所有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精准、实时分析,大数据系统涵盖每头牛每天的产奶量、牛奶电导率、发情监测、疾病监测、肢蹄病检测、库存系统管理等所有细节;粪污收集处理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冲式清粪、固液分离、黑膜沼气发酵技术、火炬燃烧处理沼气等高科技措施,既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又减少了粪污污染。他说:“节能降耗,厚植发展绿色底色,已经成为乳制品企业努力方向。”

目前,咸阳市正逐步健全规模奶牛奶山羊养殖场生产标准体系,支持养殖场完善智能化挤奶、智能化管理等现代化设施装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牧场。

咸阳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员在记录无菌罐生产参数。

集群发展 做优产业链

秀气的五官、油亮的毛发、纤细的四肢,在乾县盛德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羊舍里,美丽的“羊小姐”正在悠闲地散步。这是贾得得养的羊,他养的羊“美貌”可是远近闻名的。

1月19日下午,贾得得正在暖棚忙着给刚出生的4只小羊羔铺设电热毯,羊羔暖棚里几十只萌萌的小羊羔看着他欢快地叫着。

乾县随着奶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人才来乾发展、回乡创业,贾得得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2023年1月份才回来养羊的,之前一直在外做工程。”谈起为何养羊,贾得得说,知名羊乳企业陕西优利士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在他们镇,而且近年来乾县对养殖户又推出了很多利好扶持政策鼓励养殖,所以他就想趁着这个机遇也尝试一下。

“虽然起步晚,但是反而更新了我的养殖理念,在养羊方面更是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尝试。”贾得得解释,他的羊为啥看起来更加“貌美”,是因为通过多地考察,最后从辽宁、富平购买了一批良种羊,同时,羊舍采用温室大棚,每个大棚旁边还建了宽阔的活动区域,粪便采用干湿分离,自动输送,饮用的是四季循环的热水,喂养的是有机萝卜、苜蓿等富含营养的食材。“现在每天产奶900多公斤,而且全部运送到优利士,销路不用愁,又有这么多好政策,我计划继续扩大养殖,重点发展良种繁育,把奶山羊养殖做优做强。”

贾得得的这份底气得益于落户当地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优利士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精准脱贫。

“作为加工企业,我们与养殖户的利益紧密相连,企业要发展,要奶源,就离不开农户去养殖,农户的利益如果得不到保障,我们也就无法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董事长党双武说,公司投资165万元购置手推式挤奶器155台套,免费为奶山羊养殖户配发,并与奶山羊养殖户签订生鲜乳购销合同,降低奶山羊养殖成本,保障奶源品质和农户的综合收益。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培训,实行规范化养殖。通过该模式的运用,有效建设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利益联合机制。截至目前,带动乾县养殖户2404户,规模养殖户174家,奶山羊养殖专业村10个,流转乾县大杨镇牛池村土地313亩,户均养羊收入3.1万元。

大杨镇让闫村的示范养殖户葛超辉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学的就是畜牧兽医,毕业后就开始搞养殖,我是全村第一个养羊的,如今已经养羊14个年头了,现在每只羊一年下来的净利润可达到2000—3000元。”因为有优利士的保证,葛超辉不仅大胆发展自己的养羊产业,还运用专业知识带动帮助周围10个村的村民加入到养殖队伍中。

“我们乾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链主带动,科技赋能、融合串链’的总体思路,强力推动乳制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15.31万只,位列全国第7,年产鲜羊奶4.5万吨,奶牛存栏2.9万头,牛奶产量10.5万吨。先后被评为 ‘陕西省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中国羊奶城’‘中国奶山羊养殖基地10强县’‘关中奶山羊优势特色集群项目实施县’‘陕西省现代农业(乳制品)全产业链典型县’。”乾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亚军说。基地认定挂牌、服务联结、“订单式”收购等多种方式,推广移动式羊舍670套,财政全额承担保险,把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全县奶牛、奶山羊养殖带动农户5860户、人均增收3670元,其中脱贫户1465户;奶山羊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68万人,其中脱贫群众3152人。

聚链成群蓄势劲发,“真金白银”赋能发展。

2023年1月—10月,咸阳市乳制品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7亿元,随着优利士、雅泰等乳企的发展壮大和伊利、光明等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入驻,我市乳制品加工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市共有乳制品加工企业15家,其中以牛乳加工为主的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以羊奶加工为主乳企12家,羊奶粉加工产能20万吨以上,羊乳品牌23个,其中乾县优利士、泾阳雅泰、武功美力源年产值超过2亿元。

同时,咸阳市坚持优化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升奶牛与奶山羊种业核心竞争力。泾阳县依托省市科研院所开展奶畜生产性能测定,完善优秀种用奶畜系谱档案,构建遗传基因库,推进全基因组测试工作,提高种源质量和供种能力。武功县建设奶山羊繁育中心1个,乾县建成乾县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奶山羊首席专家曹斌云团队持续深度合作,依托繁育示范中心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淳化县为了进一步壮大奶山羊产业,做大做强羊乳生产基地,全力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淳化县奶山羊试验示范基地运行,从提高奶山羊品质入手,开展良种繁育工程,建成20个优质高产奶山羊核心群。

 来源:咸阳日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