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金融机构发布了2024年的校园招聘计划。与往年不同的是,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还是券商都加大了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力度。从具体的招聘岗位来看,除了传统的软件开发、系统运维,还增加了机器学习平台开发、大模型研究应用、区块链工程师等。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例如,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进行网点智能化改造,在这些网点通过智能机具就可以完成发卡、开通网上银行等操作,不需要到柜台通过人工办理业务。保险公司的客户在出险之后,只需要用手机拍照上传票据就能完成自助理赔,不少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甚至进入了以“秒”为单位计算的新阶段。可以说随着科技手段在金融业的应用,科技的水平已经成为各金融机构战略规划的重点方向,也是金融机构在数字经济时代体现自身竞争力的立身之本。
与此同时,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科技水平有限,往往选择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补上金融科技的短板。但一些外包公司因为流程管理不严,风控水平有限,推高了金融机构的合作风险。还有个别外包公司不惜违反法律法规,通过泄露客户金融信息以从中牟利。为此,监管部门对于涉及金融信息的外包服务管理日趋严格。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就专门发布《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这让金融机构更趋向于通过强化自身科技队伍的建设来提升科技实力,进而抵御各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ChatGPT、Sora等新技术应用先后问世,叠加客户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使得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更为紧迫,持续扩招科技类人才。从招聘岗位来看,金融机构表达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涵盖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人才更受欢迎。还有高校甚至开设了金融科技专业,让学生系统学习金融和科技两个领域的知识。
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对于金融科技应用的边界、风险防控、灾备管理等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需要明确的是,金融科技说到底是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手段。与金融科技有关的应用场景和风险控制关键在人。金融机构在招聘专业人才时既要考虑专业技能,又要加强相关法律和监管规则的培训教育。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把握科技向善的根本原则,才能让科技人才在金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进而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