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遇见

——敦煌“绝色”再现巴黎

2024-03-18 09:31:06 作者:张百慧

13日晚,在华灯初上的法国巴黎,一名身着盛唐华服的女子出现在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间中国文物展厅内。她身着绿色交领宽袖短襦,外罩绛红色底花半臂,下穿红色曳地长裙,肩披米白色披巾,脚步轻盈徐缓,穿梭于石佛造像之间,与陶俑和壁画擦肩而过,仿佛正穿越历史的风尘,走向今天的世人,诉说“当年的故事”。

当晚,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跨越时空的遇见——中国传统服饰国际时尚传播展演”之敦煌复原服饰展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上演,百余名中法嘉宾共同见证了一场跨时空之旅。

作为展演的25套服装之一,这名模特的唐朝妆饰其实是对敦煌莫高窟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供养像服饰的艺术再现。该画像由于遭受流沙掩埋、潮气严重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被发现时已漫漶不清。敦煌莫高窟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沙漠之中,遭此厄运的壁画远不止这一幅。2018年,敦煌研究院联合北京服装学院等四家机构共同成立“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致力于深入研究敦煌服饰文化。

如今,在多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石窟壁画服饰得以重获新生,并登上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据介绍,本次展演呈现的服装由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团队复原设计,其原型遵循了敦煌石窟壁画中多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造型,包括天人、供养人、侍女等多重身份,以及鲜卑、吐蕃、于阗、回鹘、党项、蒙古等多种民族,工作团队从工艺、面料、结构、纹样、色彩等多角度复原了画中人物服饰。

北京服装学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崔岩表示,敦煌本身就是一个国际IP,敦煌文化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她相信,开放包容的敦煌文化更容易在法国人当中引起共鸣,从而吸引他们走近中国文化。

作为观展嘉宾之一,法国艺术家洛朗丝·德马利亚夫(Laurence de Marliave)对展出服装的“诗意配色”赞不绝口。她在表演结束后由衷地感叹:“这是一场动人而优雅的走秀,它将我们带回了古代中国。”她表示,自己一直痴迷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和丝绸面料。

法国高级定制和时装联合会执行主席帕斯卡尔·莫朗(Pascal Morand)说,这场展演表明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他观察到,很多中国年轻品牌都在向“国潮”靠拢,而“国潮”能够更好地帮助年轻品牌和设计师崛起。如今,中国时装在国际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一些中国年轻设计师和品牌的身影近期出现在巴黎时装周。他认为,中法两国未来在时尚产业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崔岩表示,她希望借助巴黎这座“时尚之都”的平台,让海外时装设计师等业内人士有机会从敦煌服饰文化中汲取养料,滋养其创作,助力全球时尚产业的丰富与发展。

本场活动是敦煌复原服饰展首次“出海”,第一站便选在了与敦煌这座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渊源颇深的法国吉美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亚洲地区之外最大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地之一,藏有大量敦煌文物。

吉美博物馆馆长扬尼克·林茨(Yannick Lintz)在活动现场强调,敦煌文物是吉美博物馆中国馆藏的核心,本次敦煌复原服饰展也是吉美博物馆内首次举办时装秀。“我很高兴能够将历史遗产与其当代的创造性产物连接起来。”她说,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吉美博物馆将为此举办贯穿全年的庆祝活动,像敦煌复原服饰展这种展现中国创造力的项目就非常有意义。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明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