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比亚迪推倒首张多米诺骨牌以来,汽车“降价潮”愈演愈烈。各大车企“贴身肉搏”,新能源车企喊出“电比油低”,降起价来一个比一个狠,部分车型甚至“一天一个价”;传统车企也不甘示弱,号称“油比电强”,通过增配减价、现金折扣等多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有专家日前分析,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理性行为,不利于汽车行业长远发展,并呼吁车企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的品牌力。其实,站在整个行业视角来看,“降价潮”是各大企业自发的行为,不管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是合乎逻辑的选择。与一些专家说的相反,降价不仅是理性行为,还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说是理性行为?一方面,成本不直接决定价格,但价格确实能反映成本的变化。回顾这波“降价潮”,新能源汽车之所以率先“掀桌子”,就是因为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车企有了降价的底气和实力。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就是规模效应。有了规模,才能有持续的利润,才会有“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根据比亚迪方面透露,3月第二周新能源汽车上险数渗透率已突破48.2%,这意味着市场空间正在变小。已经进入“拼刺刀”的阶段了,“活下去”不是最重要的吗?
如果考虑行业发展规律,这也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日本、德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往往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最后只有少数企业能留下来。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调整阶段,必然会有一批企业加速淘汰出局。有人担心,价格战将促使企业使用便宜材料或降低制造质量,但市场将会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车企只有拿出过硬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才能持续地赢得消费者信任。最后留在牌桌上的企业,也一定是大家用实际行动“投”出来的企业。
更进一步,眼下的这波价格“内卷”,更多是电车“卷”油车的市场,自主品牌“卷”合资品牌的市场。以15万元以下价位段为例,这以往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而且普遍都能卖到10万元以上,但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将A级车价格打到7万元区间,意味着我们掌握了完全的定价主动权。把眼光放长远,市场容量或许是有限的,但中国车企不一定要“你死我活”,大家可以共同做大份额,做到此长彼长。特别是海外市场还比较大,中国车企仍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有条件将自主品牌真正地搞上去、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降价潮”短期内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今年以来,汽车像手机一样更新迭代,不少消费者经历了“价格背刺”,一些企业经营不善,陷入了裁员倒闭风险。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除此之外,车企能不能降价,该不该参与价格战,都应该由市场说了算。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