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20分钟理论”关键是要落地

2024-03-29 10:06:52 作者:钟颐

20240329061318960-25-30426.jpg

你听说过“公园20分钟理论”吗?最近,这种自我放松的方式,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发帖称:“试过了,真的很快乐。”

乍一看,很多人以为网友又在“发明”概念了。实际上,“公园20分钟理论”是正儿八经的学术概念,它来源于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文章。该研究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逛公园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松弛感。约上三两好友,可以游目骋怀。若是独自前行,也并不孤独,毕竟这是一场“和地球的约会”。其实,这股亲近自然的风,早就有迹可循。无论是在“露营热”中寻找身边的“诗和远方”,还是借助Citywalk(城市漫步)完成人与自然的接触,都可以说是一种“微度假”。

自然沉默无言,却能疗愈人心;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有时候也需要慢下来。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公园,在中国是供人休息、漫步、啜茗、闲谈、沉思、觅句的地方。”由此不难理解,在一切似乎被按下“快进键”的时代,“卷”到电量不足的打工人,为什么会将其视为“精神快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分钟公园理论”很接地气,现实中也需要更多落地空间。尽管它的出圈源于上班一族积极的“自我疗愈”,在缓解“精神内耗”的语境下,引发大量共情传播,但“低成本的快乐”,本就是生态惠民的题中应有之义。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论中有一个关键词——“每天”。背后似乎隐含了一个条件:城市公园密度不能太低,不宜离社区太远,最好是来回方便,可以高频使用。之所以单独拎出来讨论,与其说是对理论的较真,不如说是对“美事”的期待。

让绿色空间多起来,身边的小确幸才能充盈起来。如何“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是一道愈发重要的课题,各地都在努力探索。比如,在被称为“千园之城”的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园遍布山林、社区、街边,与城市融为一体,让市民得以实现“公园自由”。又如,广州以口袋公园建设为“小切口”,与社区微改造有机结合,融入岭南特色,方寸之间尽显民生细节。

口袋公园,多多益善;推窗见绿,人人可及。当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加速推进,“公园20分钟理论”也从侧面启示我们:要以更多的“绣花功夫”,勾勒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半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陈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