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边杨桥畔法庭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新解法,形成“三抓三放”工作法等特色家事审判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用司法温情巧解家事“心结”,守护万家灯火。
“三抓三放”传递司法温情
“家以宽和 厚德以物”,杨桥畔人民法庭家事调解室墙上的宣传语格外醒目。为更好化解家事纠纷,2021年,杨桥畔人民法庭正式设立家事调解室,相较于传统法庭的庄严肃穆,在这里,沙发、茶几取代了审判台和被告席,“妻子”“丈夫”等角色设置取代了“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与法官“平起平坐”,庭审辩论变成了“互聊家常”。
“通过温馨亲和的调解环境、充满人情味的布置,可以有效唤醒当事人亲情、缓解当事人紧张对立的情绪。”杨桥畔法庭负责人王靖伟介绍。2021年7月,一对年轻夫妇因感情不和对簿公堂。拓某与被告边某婚后生育二女,原本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但婚后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随着矛盾不断累积,拓某来到法庭,请求判决解除与丈夫边某的婚姻关系。“在这调解的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聊聊呢。”。在家事调解室,面对一见面就互不相让、剑拔弩张的两人,办案法官王靖伟边劝解边了解情况。“谁想离婚嘛,但天天吵架,这种日子还怎么过哟!”拓某泪眼婆娑地向法官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我脾气确实是大了点,我真的不想离婚,今后我愿意改。”边某连连承认自身不足。
通过沟通交流,王靖伟发现这对夫妻感情基础尚在,也没有什么大矛盾,仍有和好的可能。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最终促成二人和好如初。“谢谢法官,我们决定不离了,回去一定好好过日子!”夫妻二人连声道谢。
围绕家事案件调解,杨桥畔法庭创立“三抓三放”工作法,即抓庭前调解,让当事人充分释放不满情绪;抓庭审过程,让双方放下对立情绪;抓庭后调解,让双方放下后顾之忧。通过法律框架下的“调”、情理范围内的“解”,将家事调解室变身“情感修复站”,法官化身“亲情修补师”,用司法温情缝合撕裂的亲情,努力让每个家庭都能成为温暖的港湾。
杨桥畔法庭还将家事调解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村舍院落,就地搭建起沟通和解的平台,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最大限度便利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参与诉讼,排除家庭安全风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多方合力巧解家事“心结”
“谢谢法官,让你们费心了!”靖边县龙洲镇镇政府,法官王靖伟和镇政府工作人员正联合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任某是先天失明的盲人,从小身残志坚,会“陕北说书”,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张某与任某经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几年来,因生活习惯、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时有矛盾争吵,张某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但因财产等问题一直不能达成协议。“家事案件判决容易但修复关系难,判令一个案子可能增加一对仇人,容易造成‘案结事不了’的局面。”王靖伟说。主审法官王靖伟邀请当地熟悉情况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公共同参与调解,上门进行巡回审判。经过细致耐心协调,最终当事双方圆满达成了和解协议。针对家事案件特点,杨桥畔人民法庭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将化解家事矛盾“阵地前移”,充分汇聚乡镇府、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员等解纠力量,发挥其知道民意、察民情的优势,携手合力化解家庭矛盾,促进村镇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杨桥畔法庭还邀请当地有威望的老人参与案件调解,引导群众对家事案件进行道德评议,形成“法官说法、乡贤说理、百姓说事”的工作合力,参与构建“法治、德治、自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心怀信仰,肩扛责任,脚下有风。面对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杨桥畔人民法庭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深化诉源治理,深耕家事审判,为蓄足乡村振兴法治“源头活水”贡献力量。